游在旅途

标签:
旅游心情美丽风景过程追求快乐杂谈 |
分类: 往昔记忆 |
世界名画《晴朗的富士山》日-葛饰北斋
游在旅途
一
我心中最大的梦想,是做个行者,而且最好做个孙行者,翻几个跟斗,游遍全世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孙悟空是肯定做不成的,但我向往旅行。
做个行者是一个很不容易实现的愿望,有人有时间但没有钱,有人有钱但没有时间,有人既有时间又有钱但没有体力,有人有体力但没有兴趣,有人有兴趣但不懂旅游……
没钱的人说,等我有了钱,我便周游世界。没时间的人说,等我退休了,就要到各处转转。但有钱的时候总是失去了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总是失去了体力。
人生之旅须得从现在开始。因此我要钻进属于我的时间缝隙,日行十万八千里,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去年我从蜀道上走过,奔向那个人间天堂般的九寨沟,一路亲历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体验。这一是难在惊险。从成都出发,过都江堰,经茂县,到阿坝,沿途悬崖峭壁,山路如蛇。我坐在大巴的外侧,汽车不断地在胳膊肘一样的弯路上拐来拐去,险途上我向下一看,顿时魂飞天外!慌忙下意识地把身体藏到女伴的怀里,再不敢向下瞟一眼。其实,假设车子掉下山崖,岂是我一个躲的动作能够逃避的?人都说居高可以望远,平时我常常期待这样的高度,可是如今让我站在这个高度上,而且是浪漫地飘动在这个高度上,我却失去了想象中的情致,恐惧与欣赏两种心境还没做一番较量,前者就占居了上峰,让我无暇顾及一路风光。这二难在遥远。日行十一个小时,从清晨到傍晚不停地在路上颠簸,腿、腰和屁股及身上的每一根筋脉都变得麻木不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刚上车的时候还很淑女,后来顾不上什么形象了,东倒西歪地仰在座位上,什么舒服怎么呆着,头发滚得乱七八糟,远不是在家里想象的完美旅程。
那一刻我想,美是那样一种难以追求的东西,最真最好的美景都躲在世界的最深处,象西天取经一样,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才能到达理想的伊甸园。但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这美丽之旅都让人无怨无悔,无论是那种惊险刺激,还是美不胜收,都统统变成深刻而美丽的人生记忆。
三
旅游,二者的比重总是旅多,游少。我们大多在旅,而少时在游。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跋涉,才能够抵达期待的目标。然后,这个目标便不再是目标,我们的心中想的便是下一个目的地,匆匆地再次踏上征程。每个次日,总是有更艰苦遥远的行程在等待着我们,除了有短暂的停留,可以买点水果,车子加点油和水,伸伸腰以外,我们就昏昏然地睡在车上。我们把寄托全部集中在那个最终“游”的目标上,而忽略了“旅”的过程。
透过车窗我望去,窗外掠过的高山、大河、人情甚至植物与家乡是这样的不同,都是我想往的新鲜世界,转念一想这旅岂不是游?一路欣赏下去,旅之苦便悄悄地转化为游之乐,原来我太过于把热情倾注于远方的理想,而忽略了这一路的风景。
路过一个村庄,在我的目光之游中,一个同行者下了车,走进路边的草丛中,双手叉腰站立眺望远处,半人高的狗尾巴草在他的周围迎风摇曳,近处是稀稀落落的房舍、菜园,远山层叠,阳光斜照,在我的眼中形成了很大气、很有意境的构图。后来,那根狗尾巴草随着游者“走”上车来,插在我们的座位面前,随着车行生动地摇晃,不断地展示着自己的动感。
心境变化了,这所有便都变成了风景。
在那个叫做“火焰山”的地方,那山从远处看去,犹如巍然屹立的巨大雕塑,错落起伏,造型迥异。在山间游走,我想起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车从山间行过去,正当你觉得这美景还没有看够的时候,盘山的公路再次把你拉回原来的角度,让你来来回回地,从不同的高度欣赏那种不同的伟岸与巍峨。
在旅中游,这才是一个行者应有的心态。于是沿途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心灵的轻轻震颤。
就如我们的人生——目标是美丽的,关键是,我们还要把漫长的求索变成一个更加美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