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动力拓展训练(下)

(2008-11-01 11:33:47)
标签:

世界名画

体验

训练

刺激

挑战

杂谈

情感

分类: 生活随笔

 核动力拓展训练(下)

世界名画《弄蛇的女郎》法-卢梭

 

 

核动力拓展训练(下)

 

没接受过合作训练的人,不会深刻地体验什么叫做“团队”。不接受挑战的人,不会深刻地体验什么叫做“超越”。就象一条荒野之狼可以吞掉一只兔子,但根本不能独自去面对一只虎。不合作就代表着倾覆,掌握和遵守规则就掌握着人生。这就是我们这次拓展训练的中心体验。 

一、踏板行进

 

训练的第一个项目的规则是:在一个方型场地的四角上各插着一面小黄旗,14名队员一颠一倒,双脚分别站在两条宽约10公分,长约3米的木板上,双手分别拉住两条木板上均匀分布的约一只鞋宽间距的绳索,步伐整齐地沿着方型场地绕场一周比赛结束,用时最短者为胜。拐弯时木板碰到小旗扣一分,每只脚着地扣一分。这个项目必须十四个人同时迈起同一个木板上的脚,并同时拉动绳索前行一步,然后进行另核动力拓展训练(下)一侧。这其中有人前行,有人后退,走动的时候既要保持自身身体平衡,也不能为了自己平衡用屁股将队友拱倒,一人倒下或一人停止,全队都无法行进。

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研究,队长说:“我喊‘里’,大家就迈内面那只脚,我喊‘外’,大家就迈外面那只脚。”可他大喊“里”的时候,木板却纹丝不动!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步调不协调,木板都抬不起来,后来好不容易走动了,走了几步却不知为什么却停住了,大家急得不得不再前后应和,齐步启动,这样走走停停,总算是到了终点,用时19分钟,比对手用时多了几分钟。

可教官说,这个项目还要走一次,但这次的规则变了,除了开始的时候可以喊“预备——开始”以外,整个行进过程除了肢体语言外,不准有任何口头语言交流,任何人多说一句话就要被扣掉一分。听到这种规则,我们都感到有些绝望,心想大家一起喊号子都启动不了,不允许说话那不是寸步难行么?只听队长一声号令,全队鸦雀无声,大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脚上,只听“刷、刷、刷、刷……”脚步不仅没有比上一次慢,而且途中仅停留一次,大家前后后眼神和手势进行交流,启动时比喊话还要顺利,最后仅后3分钟就走完了全程,这个结果让大家深感意外。

教官笑咪咪地进行了活动总结:这项活动说明了这样一些哲理,在一个团队中,步调一致是获胜的基础,只要有一人背离团队的宗旨,整个团队就要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注意力向内是获胜的关键,当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时,其注意力和依赖性都放在别人身上,团队遇到挫折时都会认为别人出现了问题。而禁止无意义的争论后,每个人不再想着指挥他人,而是一心想着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团队的全部潜能,达到高度的一致和最高的效率。

 

二、穿越沼泽

 

地上画着两条宽约七、八米的平行线,线外两端分别摆放着三个并排而立的汽油桶,桶上放着两条长约3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教官说,两条线之间是行军过程中遇到的沼泽地,要求我们两个队,利用这三个油桶和两条木板做为桥梁,将所有人员运送到对岸的黄线之外,在此过程中,每当有一人从木桶或木板上落在沼泽之内就减掉一分,要求两只桶的间距不得超过1米。核动力拓展训练(下)

经过短暂的分析,我军两名战士跳上一只油桶,将其他两只桶用力挪到沼泽当中摆成一列,将木板放在两桶之间,全军将士全部蹬上前方的一条木板上,由最后一名战士将油桶传递给最前方的人,然后将另一条木板从脚下往前传递,搭到前两个油桶上,全体人员再集体转移到前一个木板上,再往前传递后一个油桶。

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不简单,十四个人站在一条木板上,真是脚无立足之地,不仅要脚挨着脚,手挽着手在这里也是一种奢侈,不管男的女的,必须要紧紧地抱在一起,身体之间连蚂蚁都爬不过去,否则全部失去平衡,集体栽倒下去。同时还要帮助脚下油桶和木板的传递,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队长在传递油桶时就被一个大个儿的屁股拱掉了一次!

教官在总结中调侃道:“大家抱得紧不紧啊?”大家高喊:“紧!”“平时敢不敢啊?”“不敢!”说到底,这个项目还是团结和配合,没有这两条,就跟本无法取得成功。

 

三、高空跳跃

 

下午,旗手高举手中的队旗,在教官的带领下,来到山洼下的一处训练场。深秋时节,山里特别的凉,我们虽身穿厚厚的毛衣毛裤,在这阳光照不到的山脚下,却也被冻得打颤。我抬头一看这高高的器械,不禁望而生畏。教官说,这个高空项目,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拿分的一个项目,它不仅考验的是个人的勇气,也考验着整个团队的感染力,没有团队的激励和帮助,个人很难实现自我的超越。要求我这个宣传官要热情鼓动,激发队员的胆量,勇敢地完成这项任务。我抬头往高空望去,不知是冷还是怕,我抖得更厉害啦!鼓励别人我没问题,“兄弟们,给我上!”电影里都是这样说的,但鼓励自己,我能行么?

这个项目要求队员徒手攀登到了一个八米高的铁柱上,站在铁柱的最顶端,然后纵身一跃,抓住铁架上一个滑动的单杠,松开双手,由安全绳将其放落地面,有如神兵天降一样。教官特别提醒,到达顶端后,由于重力影响,铁柱会有摆动和摇晃现象。

“天啊,这怎么能做得了?”我暗暗叫苦,眼睛看着大家的反应。还是队长勇敢,“我来!”只见他第一个穿上保险带,一路攀爬了上去,由于人高马大,铁柱晃得很厉害,只见他脸憋得通红,一只脚小心地迈上顶端的小圆盘,随后另一只脚也跟了上去,慢慢地站了起来,摆动手臂跳向单杠,抓到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核动力拓展训练(下)

先后又有两名队员上去了,其中一名竟是女生!看他们的表情,还可以啊,我心里有点活动了,使劲给自己打气,暗暗嘀咕,他们能上去,我也能上去,要不然白来一次,没体验到什么感觉就回去有点儿遗憾,也有点丢份儿。这时教练说,女同胞尽量先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安全带给我穿戴整齐,这下,我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大家用同一种欢送的方式为我送行,十几双手拍着我的后背:“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我稀里糊涂地被忽悠上去了。头几个蹬感觉还好,随着越登越高,心里开始突突跳了,“坚持!”我硬撑着,可到了最后一蹬,我的手抓住了最上方的圆盘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行了,谁没亲自体验谁不知道啊,就自己一个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么高的地方就这一弹丸之地,双脚从底下一只只迈上来站在一处丁点儿大的高空,是多难的一件事啊!加上铁柱晃得厉害,我大叫:“我不行了,我上不去——”可底下那帮队友全体在那里仰着脑瓜齐声高喊,说我一定能行,但我知道我不行,根本不行。我在那里抱着柱子,象抱着一根救命草,腿越来越抖,越来越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怎么办?我没路可走啊!一边是队友在那里在喊大叫,另一边是身临绝境,我斗争之后只能是豁出去了!一只脚奋力向上迈,终于站在圆盘上,另一只脚还踩在下边的蹬上,如果平衡不好身体,就会栽下来,但我总算是以百倍的勇气迈上去了,然后张开双臂,慢慢地摇晃着起身。可那个要抓的单杠在我的侧面,我不得不旋转自身的身体,我怀疑我是否能跳得足够高并抓到它,抓不到我就全完蛋了。但是,我抓到了,因为我听见了下面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喊。

当安全绳将我从高空象伞兵一样徐徐地放到地面,许多人过来拥抱我,其中还有那个很帅的教练,但我只顾得上压制自己的眼泪啦,同时,心里还潜动着一丝胜利的喜悦。

(让大家看看我那一瞬间的狼狈相,你看看换成是你,你能比我强不?我脚底下那是树梢!我要抓的单杠在我的右上方。)

 

在毕业典礼上,我们队除了一名高大威猛的男士爬到最高处的时候,一只脚有勇气而另一只脚不勇敢而半途而废外,因全体队员表现优异而获得团体第一名,我则荣获了“自我超越奖”,得到了一枚小小的银质飞鹰奖章。教练说,核动力拓展训练(下)在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你常常会认为自己不行,但是只要有勇气、有信心,你会发现,你还有更大的潜能,可以做到你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这也是此行中我最大的收获。我衷心地希望,所有没有做过拓展训练的朋友,能够找个机会去尝试一下,体验那种团队协作和自我挑战的感受,那是在课本上永远也找不到的感觉。

这个奖章肯定我了自己,我在此做个永久的纪念。

 

备忘饭前训导: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开,将不言饿。雨不披蓑,雪不穿裘。战士冷暖,永记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