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慧力?

分类: 什么是全人心理学 |
什么是智慧力?
关于智慧力的外延有多种分类方法。智慧力可以分为“认知智力”和“情感智力”。在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所谈的“情感智力”中,前三种大体上都可以归入我所谈的智慧力,即“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它们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能力”。所谓“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可以归入我在下面一节将谈到的“情感力”。
在情商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霍华德·加纳德提出的七种智力中,各种智力之间是相互渗透的。但其中
数理逻辑智力——这是科学家、会计人员和电脑程序设计人员等擅长的智力。牛顿发明微积分,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霍金的黑洞理论,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的成就,都主要是靠这一种智力。一般善于进行逻辑推理,善于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的人,都具有较强的这种智力。
霍华德·加纳德提出的“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可以看成主要是情感智力。
语言运用智力——这是作家、诗人、主持人、相声演员、律师等常常突出地具备的智力。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屈原的《离骚》,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众多的唐诗宋词,都包含着这种智力的闪光。主持人的妙语连珠,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律师的滔滔雄辩,也无不是这种智力的体现。许多人虽然不是从事上述职业,有的人甚至只受过极少的教育,但他们擅长生动地叙述一件事情,口齿伶俐地模仿别人说话,这也是语言运用智力的表现。
空间认知智力——一般人都具有这种智力,但它是画家、雕塑家、摄影家、机械工程师、建筑师等擅长的智力。达·芬奇、毕加索、罗丹、达利、亨利·摩尔、贝聿铭等都突出地具有这种智力。这类人在思考时,善于借助图像,把脑中的概念用图像表达,或者通过图形、图象来复制实物。一般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和建筑等的人,都具有较强的这种能力。
音乐智力——一般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它是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所擅长的智力,他们对音色、节奏、旋律有异常敏锐的感觉力。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萧邦、柴柯夫斯基、瓦格纳、梅纽因、帕瓦洛蒂、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民间艺人阿炳、聂耳、冼星海、旅美作曲家谭盾、刀郎、“钢琴王子”郎朗、李云迪等,举不胜数,都突出地具有这样的智力。任何人只要喜欢音乐,听觉敏锐,能够为音乐所感动,唱歌时不走调,能辨别不同的乐曲,也都或多或少具备了这样的智力。
身体动作智力——一般人都具有这种能力。这是运动员、舞蹈家、武术家等擅长的智力。
当然,人类的智慧力远远不止这几种。例如,艺术家的智慧力还包括他们敏锐的特殊的感觉能力,但这些智力很难归入上面所说的几种智力。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在谈到自己炼琴的体会时,涉及到了“触觉因素”的问题。
当访问者丹尼尔斯问他对练琴的看法如何时,梅纽因回答说:
我喜欢练琴。但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在练琴方面我不能如愿以偿。对我来讲,练琴就是探讨和温习某些感觉的过程。与演奏钢琴相比,触觉因素在演奏小提琴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两个八度音程在弦上的距离是相同的,音准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没有哪个音符或是哪个声音总是保持原样不变。弓在弦上的压力,运弓的速度,弓和弦的接触点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形成了发音中的千差万别,要想孤立地学好这些东西是根本不可能的。
上述智力都可以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解释。
如果按照思维所采用的信息的种类以及加工的方式来进行分类,所谓信息加工可以分为两大类:“工具性加工”(或“逻辑性加工”)和“艺术性加工”(或“形象性加工”)。根据这两种加工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智慧力进一步划分为“工具性智力”(或称“逻辑性智力”)和“艺术性智力”(或“形象性智力”)。
其中,工具性智力、逻辑性智力可以直接增加控制外界和改变外界的能力,它主要是左脑的功能,所以又可以称为“左脑智力”。霍华德·加纳德所谈到的“数理逻辑智力”属于这种智力。
艺术性智慧力、形象性智慧力虽然不能够直接增加人控制外界和改变外界的能力,但是它可以通过对人的状态的调整来达到这一目的。它主要是右脑的功能,所以又可以称为“右脑智力”。霍华德·加纳德所谈到的
“语言运用智力”、和“空间认知智力”属于中性,具有界于“工具性”和“艺术性”的之间的特征。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