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许金声答某居士》
——许金声“全人心理学·通心理论研讨会”记实(续)
时间:2018年6月9日上午9:00——12:00
地点:中科院心理所321会议室
某某居士:
我有一些问题。今天有一本书我看了一下,但是我觉得并不完善,所以我对他是有批评的,今天就不客气了,今天作为朋友的角度提一些问题。通心的概念是许老师自己提出来的,那么现在可能会有一个小的团体和一些弟子们认为通心是你的理论,但是它怎么样被社会认可?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你是怎么理解心这个概念的?因为在心理学里面有心,在佛学里面有心,在道家有心,在儒家有心,你是怎么理解心的?第二,通心和通神?道家里讲通什么,那么你这个的通心和通神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区别?第三,佛家讲明心见性,你的通心和明心见性之间什么关系?请回答。
许金声:
第一个问题“心是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以前有好几个人这样问过。包括很有名的某某法师,还有某某某心理学教授。当某某法师在某个公开场合问的时候,我当时马上反应过来:你问心是什么,实际上说明你认为这个问题你比我清楚。——当时是参加论坛,情景是有点挑战性的。(说来话长,当时他之所以这样问,是有复杂原因的。)因为我感觉到他心里面已经非常有数了,对这个什么是“心”?它是一个概念,他已经有很多概念,擅长这些概念,——他想要通过讨论这个概念给我一个难题。我就这样回答的:“这个问题你肯定很清楚
嘛。”他无语了几秒钟。他看到我穿着讲工作坊的服装,衣服上印了有几个字:“心灵成长工作坊“。”“哦?心灵成长工作坊?效果怎么样呢?”他就又问。我回答说:“你参加了不就知道啦?”——我们就这样两个来回,他就笑了。——回到今天,是在学术研讨会上,我们就学术一点,我没有对“心”下定义。总的来说,“
通心”的含义就是通一个整体的人,主要是抓他的情绪、立场和状态。心的含义就是我该通什么就通什么,我不定义。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我先清晰自己,换位体验,有效影响。清晰自己的意思是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我清晰你的状态是什么,然后我采取一个有效的行动就行了,至于你的概念状态是什么,也许你是理智的状态,这个时候我语言和你讨论才能和你通心。也许你就是情绪很大,有很多愤怒的情绪,我需要处理你的愤怒的情绪才能和你通心,因为对心的概念太多了,佛学也很多有一大套,其他理论也很多一大套,我对这些全都认可。但是我有一个基本参考和构架,人类成长发展的参考构架,就是这个全人需要层次图。我抓需要,我抓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是通心和通神。通神?我理解“神”的含义如果就是指“先知”。神灵?看怎么跟神灵定义了。我理解“通神”就是一种高级阶段。“通心”的高级阶段。(这个问题《与先知通心》里有详细讨论。)
第三个问题,“明心见性”与“通心”有什么关系?“明心见性”主要是指我们修炼的时候一种状态:开悟。这是指一个人,越是能够明心见性,他就越是能够清晰自己,通心的黄金三要件他就越能够做得更好,他就能够通心。所以说通心的一个前提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个需要中不断的修炼,让我们变的明心见性。一般来说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通心。慧能在坛经里面讲到:“说通及心通,如日照虚空。”你明心见性了,心就通透了,就像太阳在空中一样,什么时候都可以照清楚,大体就是这样。
主持人韩布新:
(对某某居士说)满意吗,对这个回答?
某某居士:
我想加一个问题,反正聊聊天吧,我觉得反正不是正确的东西:第一个,你试图把马斯洛的理论能再向上拔高,试图去跟宗教哲学,甚至是超个人心理学里边的这个本体的体验或者超个人体验能够去做一个疏通,但是我始终是感觉因为这么多年,我是很希望许老师能够在心理学界能够有个大的突破,就是中国的心理学,我是对他的期望是对整个华人心理学的,但是我始终觉得他徘徊在这个点上没有通,我是这样认为的。那么我可以这样来界定吗,你的这个通心只是一个技术,是心理学的一种技术,它其实还上升不到一种哲学、宗教的一种意味?或者我可以这样去界定,还上升不到一种对自我修炼或者更超越的一种哲学和宗教思考这样的维度,我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许金声:你当然是可以这样理解,随时都可以按照你自己意思来理解。
某某居士:我是反问你,这个你也是要思考的,不是我一个人要思考的。
许金声:我是在思考。但我思考的结果是不同意你的理解,但是这个地方我不想展开。在(《通心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有一章是专门讨论“通心是道法术的统一”的问题。这是“通心”和其他心理学的一般的治疗方法一个重要的区别……
(某某居士就打断)
某某居士:我觉得许老师你不能够……,你必须要回答我的问题,在这个点上我是很较真的,虽然我不是搞学术的……
许金声:还回答什么?
某某居士:就是我刚才提的这个问题。
许金声:我已经回答了,我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通心是道法术的统一”,你让我继续怎么回答呢?我在书中有详细的论证,我再重复一遍要花很长的时间,我只能简单的把自己的观点说一下。要详细讨论的话只有另外找时间了。(注:该研讨会事先通知是研讨“全人心理学·通心理论”,重点是《通心的理论和方法》《与先知通心》《大我实现之路》,在之前,这位居士三本书都没有看。在会议开始前,才拿到赠送的《与先知通心》)
主持人韩布新(对这位居士说):某老师,我们吃饭的时间一会还可以聊,我的责任是要控制时间,现在时间已经超过了!我觉得这种很好,这种交锋,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的。感谢某老师,也感谢许老师、王老师!下边请李明老师发言!
(后记:您读了这篇记录之后,也许还不是很了然。这是自然的。很简单,我当时的回答并不通透。要详细的回答,必须进行回溯,当时与那位法师对话的前因后果。另外,为什么通心理论没有把“心是什么”放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我都准备论文详细介绍。)
参考:李明:《许金声与通心理论》: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2y4wk.html
附:《“通心”是道、法、术的统一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2ecij.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