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关系,六层次通心

标签:
关系处理 |
六种关系,六层次通心
——人类不同关系的最佳处理
许金声
这里所说的人类的通心关系,指的是狭义交往的通心关系,即活人与活人之间交往的通心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关系错综复杂,但也可以概括、划分出一些层次。在本书中,我们按照这些关系的利益所在、亲密程度,共区分为五种。对应于这五种人际关系,有五种通心。
这五种人际关系是:
1、
2、
3、
4、
5、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五个层次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连接在于:
由于这五个层次的关系,它们的确定和转化,又受广义交往的影响,特别是受人与道、天、上帝的等关系的影响,我们把广义交往和通心中人与道、天、上帝的关系抽出来,置于第一个层次,称为:“终极关切关系”。(参阅《全人心理学丛书》之《与先知通心》)这样,便形成了六个层次的关系:
1、
2、
3、
4、
5、
6、
关于“终极关切”这一关系,可能是具有一定争议性的,对一些或许有一些思考的不习惯。如果考虑为了更通俗、让更多人理解,最好先略去。但我暂且如此,主要是由于自己对这些问题也尚在探索之中,这样可以更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想现实。
除了第一个与“道”“天”“上帝”的终极关切的层次外,其余五个层次,都是活人之间的关系。当然现实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远不止于以下五种。我也暂且如此,以后方便时再做进一步调整。
在划分出来的六个层次的关系中,最佳的处理都是通心,即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
所谓“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是指:
1、清晰自己,即清晰自己的立场、情绪和状态。
2、换位体验,即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到对方的情绪与状态。
3、有效影响,即通过对方能够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态度、方式来影响对方。
一、一级通心
所谓一级通心,是指人与道、上帝的通心。
尽管这是属于“广义的通心”(通心分为狭义和广义,另外有专门论述)。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我是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因素,我们与道、上帝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建立了与道、上帝的关系,当然也就谈不上这样的通心。
我现在暂且把“一级通心”定为与道、上帝的通心。如果以后我的看法发生改变,即使取消这一级别的通心,也会不影响我对以下通心级别的划分,影响以下级别的顺序以及这一连续统一体的意义。
二、二级通心
二级通心是指和谐关系的通心。
和谐关系是指比较理想的亲密关系、服务关系、合作关系、慈悲关系等。在这样的关系中,其交往行为相对容易产生通心的行为,达成互利、双赢,甚至多赢。
更具体,“和谐关系”包括:
2、合作关系。常常是由于有团队而形成的关系。即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去达到一个共同目标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需要大家协同工作,有明确的分工,其结果应该是大家悦纳的。例如,在奥运会上,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关系。
例如,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体现出来的关系。女排的教练、队员,她们在场上场下,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3、服务关系。即直接对他人进行某种服务的关系,它是为了直接满足被服务者的某种需要,自己也获得相应报酬。服务者的这种对他人进行的服务,具有帮助性的效果,同时也是他自己所追求的。尤其是对于契约清楚的服务关系。
4、慈悲关系。即至少有一方具有高境界,与他人建立的,在不需要任何报酬、回报,对他人有益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关系。
例如,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人士的行为,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公益行为,体现出来的与他人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如何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理论上,人应该像爱道、上帝一样爱对方,实际上难以做到。例如,在“清晰自己,即清晰自己的立场、情绪和状态”,我们几乎应该完全爱自己一样爱对方,尤其是两性亲密关系,达到“合二为一”,互相又是一个个体。
在这个层次,达到的最好的通心结果可以借用“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来表述。
三级通心,是指“弱互利关系”的通心。
如果说上一层次的关系也是互利关系,那么应该称为“强互利关系”。这一层次的“弱互利关系”,是指一些远亲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邻居关系、一般的朋友关系。如果这些关系中,双方有过你来我往,投桃报李的行为,但关系还并不是很亲密、亲近,涉及的利益还不是很大,就可以称为“弱互利关系”。“弱互利关系”之所以“弱”,是因为缺乏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一样的契约、血缘等的约束和激励。它容易转化为上一层次或者下一层次的关系。在这一层次中,通心的黄金三要件是适用的。
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QQ群、微信群,在这些群里,大家一般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这与大街上一般的路人有一点区别,至少对于建群者,至少应该是“弱互利关系”,最好是有更好的服务心态,这样人气才会旺盛。对于加入者,则最好至少有“互利”心态,不要只想去索取。
四级的通心,是指一般关系通心。
活在社会中,我们常常有大量的关系属于一般关系,它们没有明显的、比较大的利益冲突,也没有竞争需要,例如,一般的邻居、熟人、同事。人们常常把“与人为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人抬人,无价宝”等看成是这种关系的处世之道。
在这个层次的关系,常常也需要通心的。通心的黄金三要件仍然适用。这一层次的通心结果是和平共处,相处和睦、友好。
西方有格言:好邻居不如好篱笆。这里的篱笆、墙,指的是人际关系界限。人际关系界限的清晰,正是通心的结果。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的也是人际关系的界限问题。如果没有什么需求,就不要纠缠。这样,一旦有什么需求,很容易互利。
五、五级通心
五级通心,是指利益相争关系的通心。
这一级的通心,是由利益冲突关系决定的。越过了一般关系,从这个层次开始,进入非和谐关系。
非和谐关系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优势、控制,获得自身的利益,获得竞争的胜利等,它不是为了双赢、多赢,而是单赢。例如,竞争关系、利益冲突关系、对抗关系、敌对关系等。敌对关系是非和谐关系中最严重的一种,我们把敌对关系划入下面一个层次。
2、利益相争行为;
3、对抗行为;
4、敌对行为(在国际关系中有可能爆发战争);
……
敌对关系是人际关系中冲突性、不可调和性、对抗性最强的一种关系。敌对关系最严重的形式是战争。
一般来说,尽管竞争性的、利益冲突性的、对抗性的交往的主要目的都不是达到共赢,而是单赢,而是为了保证、维护、争取、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在战争中,更是为了战胜对方,使对方让步、屈服甚至消灭对方。这样,“通心的黄金三要件”的第三个要件:“以对方能够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来影响对方。”在一些情况下就要发生变化。在战争中,即使也有可能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某些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一般来说,第三个要件就要变为“有效行动。以对方难以对抗,甚至无法对抗的方式来战胜对方。”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置对方于死地”等。
战争有极大的风险。因为对方也会千方百计用你不能反抗的方式致你于死地。所谓“杀人三千,自损八百。”战争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战争即使取得胜利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是赢家也会有重大损失。
光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战争并不是敌对关系的最佳处理,敌对关系的最佳处理,是使其上升,上升到一般关系,甚至弱互利关系,至少是利益相争关系。
人类社会中充满了冲突,冲突可以分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而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是战争。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暴力冲突乃至战争?有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诸多原因。这不是本书详细探索的主题,但从心理学看,可以理解为沟通成本过大,无法进行非暴力性质的沟通,导致难以维持既有的关系,导致关系恶化。
一般来说,沟通的渠道越多,负面情绪宣泄的渠道越多,冲突则可以减少。在一个社会中,专制和压服表面上可以暂时缓解冲突,但却最终掩盖不了冲突,反而会使冲突以恶性的、难以控制的形式表现出来。冲突的掩盖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的扭曲。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一旦社会出现某种缺口,压抑的冲突就会以不可控制的方式爆发出来。
把关系向上转化的因素和关键包括:
1、当事人的能量层级和状态;
2、当事人的需求满足状况;通心力的大小。
等等。
一般来说,按照大卫·R·霍金斯的能量层级理论,一个人达到了“中立”(标度值250),需求满足达到了尊重需求作为“优势需求”以后,才容易做到保持关系不下滑,并且向上转化和提升的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父母的能量层级在“中立”以下(或者需求满足状况停留于归属需求),经常处于愤怒、抑郁、无奈、恐惧、欲望等状态,他们就会处理不好夫妻关系乃至亲子关系,致使本来应该是和谐关系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下降为一般关系,甚至是利益相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