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心理学动态》之51:第一次“罗杰斯心理治疗”与“通心辅导”小型研讨会7月28日晚在常州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基地举办。研讨会由许金声主持,共有7名全人心理学学员参加。研讨会的主要参考书是《罗杰斯心理治疗》(The
psychotherapy of
Rogers)一书的中译本。该书共收录了罗杰斯的10个案,被称为“对于从事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来说,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案例集。……阅读这本书如同上10堂临床心理治疗的观摩课。”(中译本序)与会者全部是全人心理学老学员,至少参加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8次以上,都曾经在工作坊上现场接受“通心辅导”。其中,含一名九岁的小学生金若曦。她已经参加过10多次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并且接受“通心辅导”。
这次研讨会上,主要讨论了本书的第10章《马克个案》罗杰斯在1982年的一个个案。当时,罗杰斯已经80岁高龄,是他去世(1987年)的前5年,思想最成熟的时候。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水平究竟如何?每一位参与者都发表了意见。这些意见包括:1,罗杰斯这一个案的可取之处。2,这一个案的失误之处。3,罗杰斯治疗与“通心辅导”的巨大差异。几乎每一个与会者都发表了这三方面的意见。
令人称奇的是,小学生金若曦也做了点评。她说罗杰斯是在对马克做换位体验。她在发言中一板一眼地指出:“罗杰斯做个案时,有时只挖到了浅层泥土,有时也挖到了深层泥土,但是没有解决问题,只是一带而过。”——寥寥数语,生动而深刻。要不是亲眼看见她那稚气的面孔,和听见那清越的童音,真让人不敢相信。她有相当不错的学习心理学的素质。这也证明了“通心”可深可浅,学的越早,效果越好。
关于研讨会的具体观点待整理。
关于罗杰斯的研讨会近期将在常州全人心理学基地密集举办。每周至少3次。
全人心理学自认为具有大创新,有兴趣对各种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流派进行研究。除了关于罗杰斯心理治疗外,还计划举办关于弗洛伊德、荣格、科胡特、萨蒂亚、亚龙、海灵格等疗法的研讨会。欢迎各方有识之士参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