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恋爱自由,会有情人节吗?

(2017-02-11 17:21:23)
标签:

情人节

诗歌

分类: 艺术欣赏

——元宵节欣赏古代情诗二首    


    今天看电视,新闻节目都在说元宵节亦是中国的情人节。我对此有一些不解。

    我上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有下面的说法: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我最感兴趣是上面的文字中所引用的两首名诗。

      其一,说是欧阳修写的,也有说法是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中的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各自是什么身份?是否成家,是否都是单身?这些似乎不是完全不可以考证,但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谁有一些深入研究。

         花市灯如昼”一句,写出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盛况。与下面形成一个对比。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关于约会,只讲了时间,但也因此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两句可以看出不是邂逅相遇,而是早有约定。古时候没有手机、没有手表,就只有这样约会了。至于约会的地点是在哪里,也耐人寻味。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好容易一个机会,结果还是没有搞成。如果有手机多方便,能够继续多沟通,也许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这一段描写,似乎让人增加了是婚外恋的猜测。

        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如果把元宵情人节理解为古人利用这个节日找对象,恐怕难以成立。但利用这个节日约会,倒是难得好时机。


     第二首,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该词,《古诗文网》的解析很全面: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 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也,也,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啊!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注意《古诗文网》的这一段:“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按照这种说法,这是不是情诗都还有问题。我倒是觉得,这些说法,并不互相冲突、矛盾。如果是情诗,则顺便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落寞。如果不是情诗,则同时透漏了诗人情感上的浪漫。他如果没有特有的情感上的体验,何以表达惟妙惟肖呢?我个人倾向于将此词解读为男女之情,不过那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微妙,不仅是指苦苦寻觅后的发现,也包括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某种顿悟。

     中国古代没有恋爱自由,会有情人节吗?不排斥古人对情人节寄予实现性爱期望,但它实际上有没有情人节的功能?

     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这种情况会在古代的中国社会存在吗?

      元宵节是情人节的说法,不过是反映现在中国人的情感需要而已。

 没有恋爱自由,会有情人节吗?

那人却在……

没有恋爱自由,会有情人节吗?
月上柳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