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仿”与“通心”

(2016-10-31 18:16:23)
标签:

nlp

全人心理学

分类: 什么是全人心理学

“模仿”与“通心”      

——全人心理学与NLP比较研究之一:从罗伯特·迪尔茨的“理解层次”谈起


     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被认为是国际顶级NLP大师,现今对NLP贡献最多的人。自1975年以来,就是NLP的开发者、作者、培训师和顾问。

    他指出: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精髓就是模仿。“模仿是这样一种过程:把复杂的事情或一系列的事件分解成足够小的单元,以便于掌握与重复。”“NLP领域已经发展出人类思考技能的模型。NLP的模仿过程是通过分析语言模式 (“Linguistic”)与非语言沟通来弄清大脑(“Neuro”)如何运作。分析的结果被量化为一步步的策略或程式(“Programming”),这样技巧就可被传授给其它的人,并运用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境之中。

     “模仿”这个概念,也可以认为是NLP的核心概念。而全人心理学的精髓和核心概念是“通心”。

      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全人心理学的某种优势。“模仿”这个概念,有一种典型的外在的、形式的局限。当然您可以说,“模仿”的最高层次就是模仿其精神。但这需要解释。而“通心”,直接就有得其精华的含义。不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与罗伯特·迪尔茨通心,把他的东西拿来就用。

      有关“理解层次”理论的原创是英裔美籍人类学家格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经过了罗伯特·迪尔茨的发展格雷格里·贝特森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学者。“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这句话也是他的原创。下面看看罗伯特·迪尔茨发展的“理解层次”的精华部分:

      关于“理解层次”,是李中莹的翻译法。实际上罗伯特·迪尔茨的原意是指“模仿层次”。

   罗伯特·迪尔茨说:“谈到模仿一个个体时,我们可以探索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包括在各种层级,系统与子系统上的行为。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人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也就是这个人行为的时间(when)与地点(where);我们可以探索这个人特定的行为与举动-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做了什么;我们也可以看看在这种环境中选择指导他的行为的认知策略与能力-也就是这个人在这种情境下如何生成他的行为;我们可以进一步搜索这个人在特定环境下为了完成他的行为目标所发展出的思考策略与能力背后的信念与价值-比如为什么这个人在此时此地做他所做的事;我们还可以更深一层,检查这个人的对自我的感知与认定,这塑造了他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系列信念,能力与行为-也就是隐藏在为什么,如何,什么,哪里与何时之后的谁。当然,我们也想了解这个自我认定本身是如何与这个人的家庭,同僚,同时代的人,西方社会与文化,这个星球,上帝相联系的-也就是联系这个人自我认定的超个人部分(who else). 换言之,也就是这个人的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与自我认定是如何与这个人所属的个人的,社会的,最终精神的大系统相互影响的。”

  模仿层次图:


 “模仿”与“通心”

  我认为,这个图是罗伯特·迪尔茨一大贡献。如果说“模仿层次”是NLP的精髓。那么,“模仿层次”的精髓就是这张图。

     下面我主要从“通心”理论出发,来解读这张图。我的解读不一定与格雷格里·贝特森、罗伯特·迪尔茨一致。

     NLP是从研究成功出发的。罗伯特·迪尔茨的原意是,我们要取得大成就,就最好去模仿有大成就的人,例如天才。

     通心理论也同样认为,我们要取得大成就,就最好去与有大成就的人通心,例如天才。

     通心是分层次的,我们与天才的通心,可以分为“精神”“身份”“信念”“能力”“行为”“环境”六个层次。

   1、所谓“精神”,这是最难理解的一个层次。它是指我们终极关怀的结果。所谓终极关怀,简单说就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我们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它也就是我们与“上帝”“道”通心的结果。与天才在这个层次上通心,就是尽量体会他是怎样与“上帝”“道”通心的。

     2、所谓“身份”, 是指自我认同,是对于“我是谁?”的回答,我有什么样的使命。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回答,取决于我们终极关怀的深度。

  3、所谓“信念”,是指在有了对“我是谁?”的回答后,自然产生的信仰和信条。

     4、所谓“能力”,在我们有了“精神”“身份”“信念”,我们就自然处于一定的能量级别,有了一定的能量状态。

   5、所谓“行为”,是指由于一定的“精神”“身份”“信念”和“能力”所决定的行动,所做的事情。

     6、所谓“环境”,是指由于“精神”“身份”“信念”“能力”和“决定要决定要做的事情”而选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谓“模仿层次”是指人在什么层次上与模仿对象通心,其模仿的情况,也体现了人在什么高度上看待自己。它具有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认同的意思。人的模仿层次,代表了一个人的自我发展状况、能量状况。

    在模仿层次中国,上一层次具有综合、组织和指导其下面层次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功能。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将必然向下“辐射”,从而在低层次上产生相应的改变。在低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可能、但不一定能够影响到高层次。

     一般人只是被动地被环境所决定。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就被环境所限定,只能够有环境所规定的行为。例如,听父母、领导的话。他们谈不上什么信念,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更无所谓精神和终极关怀。

     有了人在有了较强的能量后,有了模仿的动力,但他们在模仿天才时,往往比较难以达到模仿层次的精神层次。这是由于,能量大的容易和能量小的通心,但能量小的和能量大的通心很困难。

  正如罗伯特·迪尔茨指出,“事实上,NLP最初就是Richard BandlerJohn Grinder模仿以下三位大师的语言模式与行为的产物,他们是:Fritz Perls(完形疗法创始人)Virginia Satir(家庭治疗与系统治疗创始人)以及Milton H.Erickson M.D.(美国临床催眠协会创办人)。”

       但全人心理学的出现,借鉴了更多的智慧,包括宗教。

      正如罗伯特·迪尔茨说:NLP已经发展出能够辨别与描述人类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也就是人们所做所说的方面)的技术与区分方式。NLP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模仿卓越的能力,并授之于他人。模仿的用意就是把所见所述的化为有生产力的行动,提供更丰富的行为选择。NLP的模仿工具让我们能够辨别有效率的被模仿对象的语言与行为中精微与重复的模式。虽然大部分的NLP分析是通过实际观察与倾听被模仿对象在实际中的表现来完成的,但从文字记录中也能找到许多有价值的讯息。”全人心理学发展出“通心”这样高屋建瓴的概念后,再来移植、使用NLP以及其它成果,就方便多了。通心的奥秘就是,什么有价值,就和什么通心。最高的通心就是与上帝、道通心。先知就是直接与上帝、道通心并且有所开悟的人,例如佛陀、耶稣、老子、庄子等。直接与上帝、道通心,具有高难度,所以我们要借助先知的成果。谁能够直接与上帝、道通心,并且取得公认的超过,谁就是先知。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霍金应该属于科学界的先知。他们的研究,改变了人类对时空、宇宙的看法。

    大多数传播NLP的人,把最高的“精神”层次,理解为“系统”。例如李雪慧认为,所谓精神“是我与世界(人、事、物等)之间的关系,随着与世界上不同人、事、物等之间的相互呼应和关系整合,致使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更加通俗化,尤其是在咨询和企业中应用,作这样的理解,只要有用,也无可厚非,但是,它没有说出“模仿层次”的深刻含义,在应用上,也会有一定的局限。

 

  (待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