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狭义“通心”的定义

(2016-08-19 17:18:25)
标签:

通心

人际关系

分类: 通心

     狭义“通心”的定义

          即使平时根本就没有思考过通心的概念,如果问你什么是“通心”,你都至少都能答上一、两句。例如:

       通心就是心灵相通。

        通心就是理解他人的意思。

        通心就是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通心就是心心相印。

        等等,等等。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没有离开过通心,与通心有一定关系。通心,本来就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尽管通心理论对通心有严格的、专门的定义,但大家的理解都不会相差太远。

 

“通”字的含义

   

      要理解“通心”,可以先对汉字“通”做一个了解。汉字“通”由“甬”和“之”偏旁组成。所谓“甬道”,是指两边是墙或者障碍物,中间是能够来回走动的过道。加上“之”,“通”的含义就是在两点之间有一个通道,人能够在中间来回走动。而“通心”,就是在两个心灵之间有一个通道,双方能够不断地交换能量,而交换的结果,是双方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发挥。

这个由对“通”字的解读,引出的“通心”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状态。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关于“通心”的初步的印象,但还算不上是一个“通心”的定义。 

     人类的交往情况丰富多彩,上面关于“通心”的定义仅仅是涉及了交往的一个方面。

   

   “通心”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看明白,我准备先尽量把范围缩小,尽量精确地来定义它。

      关于“通心”的概念,是我在全人心理学的实践中产生、形成的,我首先关注的是帮助性关系、服务关系,首先从心理服务工作者的角度,下一个定义:

       心理服务工作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放空自己,进入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当事人的情绪与状态,把握住当事人的成长方向,通过当事人能够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影响他,从而有效地帮助当事人。具有这种情况的心理服务行为,就叫“通心”。“通心”是一条红线,应该贯穿在心理服务的始终。

      这个定义,也是对我做心理服务工作的一个总结。我发现,在心理服务工作中,只要我做到上述情况,就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有效地帮助当事人成长。

      我很快就发现,上述定义和原则,不仅适合心理服务工作者,也可以推而广之,即推广到所有的和谐关系。于是,我们就有了对于一般人的通心行为的定义:

  在亲密关系、合作关系、帮助关系、慈悲关系等非竞争、非对抗的关系中,如果有任何一方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同时也清晰对方的立场和状态,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来影响对方,从而取得共赢的结果。这样的交往行为,就叫“通心”。

以上定义的“通心”,称为“狭义的通心”。

 

人类的关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除了亲密关系、合作关系、帮助关系、慈悲关系等非竞争、非对抗的关系外,还有很多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对抗关系、敌对关系等。另外,还有:人与去世的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上帝、道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关系,“通心”的概念是否有用呢?如果有用,“通心”的方法、要件是否要发生变化呢?这些问题,将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广义的通心”展开讨论。

 (许金声《通心的理论和方法》)狭义“通心”的定义


(全人心理学学员海燕创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