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春。我从深圳返回江苏常州。前几天,我准备预定机票时,偶尔随便看了一下日历。日历上显示,今天适合做的事情有“出行"。以前我订票出来不查日历,但最近乘飞机老是遇上晚点,心想,试试看罢。
一回来,打开电视机,就看到报道台湾飞机坠毁的新闻!
在出租车上时,我还在想,这日历还有点准确呢:
1、早上刚刚吃过饭,正在愁东西多的时候,同时也在观音山挂单的钟医生走了过来,说:”我送你。“
2、还没有到停车场,就看见一辆桥车开过来,钟医生说,是接您的来了。一问,果然。
3、顺利换票、安检之后,我慢吞吞的走到30号登机口,正好一个人都没有,人都进去差不多了。
4、登机后,在没有起飞前,打开电脑,写了点东西,正好让有点兴奋的头脑消耗一点脑力,接着就打瞌睡。
5、打完瞌睡,不知不觉二小时就过去了。到啦。
6、最神的是:我走出飞机后,慢悠悠地去取行李,中间还去了一趟洗手间。等我走到行李转盘那里,人已经不多,远远地,就看见我的那外面捆了一条红绳子的箱子。我走到转盘前,它刚好就转到我面前,箱把正好对准我,我身子一点都不需要调整,手一伸就把它提了起来,放在手推车上……
7、推着手推车,走到等出租车的地方,已经没有车了。但一车上已经坐有乘客的司机却主动问我:”到哪儿?“我告诉他后,他说”顺路,一起走吧,少收你20元。“
看来,今天真是“宜出行”呀!
可是,那几乎是与我同时出发(10:50)的台湾失事飞机的不幸的乘客们呢?!
对这个问题,谁有什么高见呢?
其实,我现在觉得那是根本不准的!至少,即使日历有点道理,是否适合出行,因素太多,日历所说,仅仅一种。
今天的出行也有一些不顺利的,例如:
1、早上7:30就要出发,早饭吃的非常马虎。
2、在我到机场后,飞机因为“航空管制”,而晚起飞了40分钟。
3、在我出站后,去打车,几乎没有车了。迫不得已,与别人共拼一辆,我坐前面,两个包还得压在腿上。
……
不顺利的情况,仔细找,恐怕还能够找出一些。
只是,我在有日历暗示的情况下,把这些不利的情况忽略了。
最说明问题的,还是那些遇难的同胞。
今年,我还要到好几个地方,大概乘飞机次数不会低于6次。我不会因为航空事故频频,不选择坐飞机了。人算不如天算,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至于日历吗?还得随便看看,主要是觉得有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