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与张家芳

标签:
佛学 |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
一、李娜(圣昌法师)
1976年李娜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攻读表演。
1981年李娜毕业留校实验团演出多部传统豫剧。
1988年李娜获全国“如意杯”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名。
1990年李娜获全国“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2年李娜获全国“第三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3年李娜获“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并成功地举办了 “李娜个人交响演唱会。”
1995年李娜获罗马尼亚世界流行歌手大赛“金鹿杯MTV”大奖。
1996年李娜获“歌坛辉煌二十年”成就奖及获“歌坛流行十年”成就奖。
1997年李娜皈依佛门,据上海媒体报道,李娜在山西五台山皈依佛教,法号“昌圣”。
1998年昌圣法师远赴美国洛杉矶潜心研究佛学。
2004年昌圣法师应邀回国参加佛事活动,录制了新版《念佛仪规》和《一声佛号》。
2007年昌圣法师录制《阿弥陀佛圣号》专辑。
二、耀一法师(俗名张家芳)

耀一法师有新浪博客,她在博客首页里自我介绍说:“ 对于一个女人终身皈依佛门,无怨无悔。多少名利情爱灰飞烟灭,唯有信仰弥纯弥坚,在红尘岁月中散发出晶莹剔透的云淡风轻。叩红的额头,是我誓愿践履千万年的唇齿相依!我以歌声做佛事,人各有志,随缘就好!在这个世界上理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能付出自已的爱心,分享佛教文化就是争取理想的智,能消除烦恼而获得快乐就是实现理想的慧。学佛,不是为了保佑自己,而是为了舍弃自己——不是让佛保佑自己多发财,而是保佑自己断除对财物的执著;不是让佛保佑自己长命百岁,而是保佑自己不要贪爱这个身体;不是让佛帮忙铲除自己遇到的鬼魔,而是加持自己对鬼魔不要起嗔心,要以大悲心对待他们。修行佛法,弘扬佛法!启迪智慧,指导人生,健康生活!”
度生愿力,众生福德具足,遂感时节因缘成熟,2004年7月,我受到广东省佛教协会梵呗音乐团邀请,担任副总务主任及艺术指导法师。同年2004年9月16日在广东省第六届佛教协会换届会议期间,广东省佛教协会梵呗音乐团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举行首次公演中,我独唱的《是心做佛祖》,成为整台晚会的亮点,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受到省市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及众多善信的高度评价。由此遂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舞台音乐为媒介,我巧用音声作佛事的重要性。借此方便,可以更好地宣扬佛法,传播佛法,使佛法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和认可,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有益补充和指导。
三、耀一法师谈圣昌法师
《青藏高原》自问世以来,已有很多人唱出很多的版本。有人问我,《青藏高原》你觉得谁唱得最好?我淡淡地答:“当然是李娜!李娜是在用她凄绝碎裂的心在唱啊!”我竟然无法想像,就在那首李娜面对天地高原朗朗蓝天如血红日的歌声当中,在她那撕心裂肺的吼唱里,又呐喊出了她对人间、对感情、对世俗的多少无奈与悲凉?《青藏高原》对于李娜,真乃她在歌坛的绝唱———之后,她就一路出家到了美国。
至今听李娜的歌曲,常以为那就是长歌当哭!思李娜,独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娜如今在他乡。 ……
至今听李娜的歌曲,常以为那就是长歌当哭!思李娜,独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娜如今在他乡。
我问道:“当初你为什么要出家?”
李娜淡淡地回答:“我没有出家,是回家了!”
不是吗?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解脱,就是智者梦中的故园。凡夫眼中的出家,对于觉悟者,不正是回家吗?
尤其让人倍感鼓舞的是,李娜不仅自己走上了解脱之道,还将母亲也度入了佛门。李娜告诉我说:"本来打算在五台山普寿寺永久修行,并在那里落发,取法号为释昌圣。但李娜出家的事情一经披露,立刻成了国内媒体和歌迷的追逐的目标,每天都有热爱她的大批歌迷和媒体从全国各地赶往五台山劝说李娜放弃佛门,甚至围观在普寿寺前后大声呼喊她的名字,由于李娜的到来,已经严重扰乱普寿寺往日的安宁。为了避开媒体无休止的纠缠,李娜远赴美国修行,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少有与外界联系了。
她到了美国,然后把妈妈接来与她同住。第一年她们母女有很多磨擦,妈妈没日没夜地劝李娜还俗,不要对国内关爱她的歌迷那么残酷,重返歌唱舞台,但母亲说服不了李娜,她也说服不了母亲,她们常常抱在一起哭。再后来,妈妈渐渐地感受到她的变化,渐渐接受了她的选择。现在她们生活得很好,妈妈每天念佛,跟她一起吃斋。最近她给华人看庙,妈妈也跟她一起住在庙里。"其实李娜的歌声这些年并没有离开过大家,出家后推出的专辑《唱经给你听———一声佛号》,还有我们佛教界很多女声佛歌大部分由李娜在演唱,李娜推出的这张新专辑依然与佛有关。在这张专辑封面上看到,慈颜笑面的李娜戴着头巾,额头留着刘海。封面上李娜的名字旁印着“昌圣”法师的字样,“她的佛曲,宛如携带着菩萨的慈悲和祝福,给人无限的宁静和喜悦。”封面上的细细的几行小字,道出了专辑中的歌曲思想。据我了解,该专辑由中国佛教协会监制、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佛教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该专辑从开始出售,和“李娜浅说佛教故事”的CD,供不应求。
她到了美国,然后把妈妈接来与她同住。第一年她们母女有很多磨擦,妈妈没日没夜地劝李娜还俗,不要对国内关爱她的歌迷那么残酷,重返歌唱舞台,但母亲说服不了李娜,她也说服不了母亲,她们常常抱在一起哭。再后来,妈妈渐渐地感受到她的变化,渐渐接受了她的选择。现在她们生活得很好,妈妈每天念佛,跟她一起吃斋。最近她给华人看庙,妈妈也跟她一起住在庙里。"其实李娜的歌声这些年并没有离开过大家,出家后推出的专辑《唱经给你听———一声佛号》,还有我们佛教界很多女声佛歌大部分由李娜在演唱,李娜推出的这张新专辑依然与佛有关。在这张专辑封面上看到,慈颜笑面的李娜戴着头巾,额头留着刘海。封面上李娜的名字旁印着“昌圣”法师的字样,“她的佛曲,宛如携带着菩萨的慈悲和祝福,给人无限的宁静和喜悦。”封面上的细细的几行小字,道出了专辑中的歌曲思想。据我了解,该专辑由中国佛教协会监制、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佛教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该专辑从开始出售,和“李娜浅说佛教故事”的CD,供不应求。
李娜·昌圣法师的一声佛号,是千年净空下最美丽的佛唱,编成起伏的智慧海潮,清雅的旋律,就此渗入众生的清净生命里,来自天地间的浑圆唱腔,娓娓道出菩萨的慈悲大爱,片片的菩提哼成慈悲的歌声,唤醒无数无明的众生,宛如来自恒河的另一岸送来的朵朵莲花,瓣瓣的莲花谱成清净的音符,是一柔和安定的静心音乐,此音符传遍洗娑婆世界每一方。
在念佛持咒和坐禅守戒时,昌圣法师胸中有清音缭绕,这样的声音,尤其使人敬畏。这张专辑虽然不是传统的梵呗,而是舒缓悠扬的调子,饱含虔诚的情感,洗尽技巧的铅华,庄严悠扬,听上去让人有心灵被净化的感觉。相信大家听完这张专辑之后,不仅能领略到这位曾经驰名我国流行乐坛的著名歌唱家的声韵风采,而且更能体验到佛教音乐梵音清流与超然出尘的神圣意境。
昌圣法师的念佛仪规人声精致清澈,唱赞庄严悠扬,宛如天地间的清凉法音,令人闻听心生清喜,忘却世俗烦恼,进入明清心境,绝对是心情修持的最佳选择。这是吉祥的声音,飞翔在自由天际,交融每一颗心灵。这是最美的声音,给你幸福与安宁,让这夜里不再寒冷,让众生也一样,感觉这份温暖安详。


世间有句俗话,"人正不怕影子斜",谎言虽暂时可被伪装成真理,但终究有一天,真理的灼灼慧日一定会驱散尽所有无明的云雾,因它本身就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样,选择了追求光明之路的人们,尽管有可能一时不被众人,包括父母亲朋理解,但只要自己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同时又权巧方便,随宜施设,这世上恐怕不会再有万难轰破的保垒。我们原本就在干着正大光明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把周围的人们最终也聚拢到自己的身边呢?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修行人都将原先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又退缩了回来,仅仅因为亲友的眼泪或者愤怒。
那么你到底要什么呢?是自他的终极解脱,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迁就忍让?李娜的行持应该说给了人们颇具意义的启示。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仅有借鉴与研究是不够的》一文中所发的感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为这种榜样提供精神指导的是佛法。"的确,当年的弘一大师也正是凭借自己游刃有余于世间文艺的卓越才华,后又励力守持严格而又清净的戒律之举,才打动和影响了一大批人,特别是他周围的的原先同属文艺圈的一些朋友。当大师的风范越来越多地被人传扬、宣讲之后,他的影响力就更是日渐深入而广大。
希望李娜也能如大师那样,将世间才艺之颠峰当作学佛的起点,向更祟高、更究竟的生命极至继续迈进。也希望我的几声喝彩、小小文章能引来公众对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佛法的几许感悟、几束正视的目光。作为佛教徒,我们原本就应该将一切有可能导向善果之人、之事向社会广而告知,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在进行种种的赌注,而人们的赌资则都是自己的生命,但生命属于现世的个体只有一次。故而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考虑,我拿生命赌什么呢?对李娜来说,她把此生,也把来生完全交付给了佛法,这种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智者们的赞同。原本智者生存于世的目的就是发现并追寻真理,对赌博人生生起强烈厌离心的李娜,当她发心出家修持,并决心以佛法的终极智慧彻证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时,具智者对之所能做出的唯一反应便只有击节赞赏。李娜出家一直是个“谜”,这些年她远离媒体和红尘中事,与亲朋好友,上司同事断绝了一切联系,好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完全没有消息。人们只能通过倾听旧专辑以表达对她的怀念。她是1998年远赴美国洛杉矶潜心研究佛学。今天我作为李娜的朋友,在发表这篇博文前特地征求李娜的意见,她十分感谢关心她的歌迷,这么多年来对她的不离不弃。她希望更多读者、歌迷的不要误解她的选择,事实上李娜做出她自己正确的选择,她需要宁静,她现在一心向佛,用她依然震撼的声音唱经给你听。同时李娜向我透露,她回国定居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寺并在此长期研究佛学的计划依然未变。目前,天门山寺大庙修复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明年春天李娜就能回来,在焕然一新的天门山寺中继续自己的佛学之路。
四、我的一个困惑
耀一法师的《修行者之歌》,歌词:
“当我踏上这条道路,
这条道路有甜也有苦,
又酸也有辣,
寂寞和孤独,
但我从来没有回顾,
虽然有流不完得泪,
虽然有吃不尽的苦,
但我却有个心愿,
报答佛的恩。”
旋律是相当好听的,但是歌曲使我有一些困惑。不知道您看了觉得如何?例如,“虽然有流不完得泪,虽然有吃不尽的苦”学佛应该是从中不断得到成长的喜乐的啊,为什么留那么多眼泪,吃那么多苦呢?听起来好像是在做什么牺牲似的。另外最后一句“报答佛的恩”,与上面不押韵,似乎可以改为“报答佛主”?
您的感觉呢?
耀一法师的博客,以及演唱的佛教歌曲: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ebb430100fj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