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为什么总是缺爱?或者需要他人一起分享?

(2014-04-13 16:58:27)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婴儿一离开母亲,常常马上就会害怕,会哭泣。小的时候,我们需要人保护,一个人时,很容易感到孤独。我处理过不少案例,都涉及到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一个人在空屋子里,感到非常难受。——每个人如是说,大同小异……

     年纪增大以后,我们逐渐学会了独处。我们甚至在独处中能够自得其乐地做一些事情,感到充实,甚至有创造性。例如,我们去旅游、看书、写作等。这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他人的依赖。

       可是,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独处,不要交往了吗?

   

       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痛苦,没有人分担,这算不了什么,关键是如果有快乐,没有人分享,却是一种更深刻的痛苦。

 

       关于修行,一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误区:似乎修行就是打坐、冥想,意味着学会独处。一个人在冥想时,能够达到什么、什么状态……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佛陀在成佛之后,剥夺他一切交往的机会,他会感觉如何呢?他的状态是否会因此而下降?


       慧能说得好:“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没有交往想永远自在, 犹如求兔角,是一个幻想!

      独处和交往都需要学习。但比独处更难学习的,是交往。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活在人际关系之中。


        与此相应,开悟也要分独处和交往。独处中开悟,不一定交往就顺利了。但在交往中开悟了,独处往往都没有问题。独处和交往都需要学习。但比独处更难学习的,是交往。


       周国平先生的文章《论交往》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


    人皆有与人共享快乐的需要。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快乐的时候,如果这快乐没有人共享,你就会感到一种欠缺。譬如说,你独自享用一顿美餐,无论这美餐多么丰盛,你也会觉得有点凄凉而乏味。如果餐桌旁还坐着你的亲朋好友,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同样,你看到了一种极美丽的景色,如果唯有你一人看到,而且不准你告诉任何人,这不寻常的经历不但不能使你满足,甚至会成为你的内心痛苦。

 

        周国平先生说的情况,的确如此。但恐怕还需要细谈。“独自享用一顿美餐”与“看到了一种极美丽的景色”,其感觉可是大有区别。前者可能更不难消受,后者则更容易使人遗憾。


        我想到佛教的“法忍”这个概念,我认为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就是有开悟,产生法喜后,能够忍住不告诉人的能力。

       

       周国平先生还写道:


     乘飞机,突发奇想:如果在临死前,譬如说这架飞机失事了,我从空中摔落,而这时我看到了极美的景色,获得了极不寻常的体验,这经历和体验有没有意义呢?由于我不可能把它们告诉别人,它们对于别人当然没有意义。对于我自己呢?人们一定会说:既然你顷刻间就死了,这种经历和体验亦随你而毁灭,在世上不留任何痕迹,它们对你也没有意义。可是,同样的逻辑难道不是适用于我一生中任何时候的经历和体验吗?不对,你过去的经历和体验或曾诉诸文字,或曾传达给他人,因而已经实现了社会的功能。那么,意义的尺度归根结底是社会的吗?

  

     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水远不能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老,那时你做什么?

    “写作。”

    “假如你的作品永远没有被人读到的希望?”  
    “自杀。”


      他的文章谈到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

      认真地说,这是一个无须证明地事实。但人们总是要提出解释 。

      其实,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迄今这方面最好的理论。人对于美的享受,属于自我实现。它受制于更低的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存需要 。正是由于如此。“乘飞机,突发奇想:如果在临死前,譬如说这架飞机失事了,我从空中摔落,而这时我看到了极美的景色,获得了极不寻常的体验……”这种情况是 绝不会发生的,很简单,对于 生存的 恐惧压倒了一切!


       我的“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进一步地论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