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人士是如何理解佛陀拉肚子的?

(2012-01-21 20:01:13)
标签:

佛陀

南传大般涅槃经

释迦牟尼佛传

杂谈

分类: 与佛陀通心

佛教人士是如何理解佛陀拉肚子的?


关于佛陀拉肚子的事情,我非常感兴趣。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学佛,以及与佛陀通心十分重要。


一、《南传大般涅槃经》是怎样记载的?


我依据的经典,主要是《南传大般涅槃经》。这部经典,有最详细的两次记载。其中一次是:

17 尔时铁匠穷达于其夜清旦在自己家裹备办甜粥糕饼及旃(zhan檀树耳1,即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1(巴利原文为Sukara-maddava似为菌类植物)

18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著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众走向铁匠穷达家裹。到已,坐于敷座后佛告穷达说:「穷达,凡是你所备办的檀树耳尽奉献与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则分给比丘僧众。」「是,世尊。」穷达回答说。于是他将所备办的檀树耳献佛,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则分奉给比丘僧众。

19 尔时薄伽梵告穷达说:「穷达,所有余剩的檀树耳应埋藏一小孔裹。穷达,我不见地上任何人、或魔、天、与梵天、或沙门、婆罗门、或神、或人,除如来外,若服食该物能有适宜的消化。」「是,世尊。」穷达回答说。他将余剩的檀树耳埋藏一小孔后,走向佛前向佛作礼。他就座其侧以后,佛陀向穷达开示法要,使之发心喜悦,即从座起而去。

20 尔时薄伽梵于服食铁匠穷达所设斋供后,匆患严重性血痢,剧痛几濒于死。但彼摄心自持,忍受而无怨言。于是薄伽梵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拘尸那罗。」「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我闻彼服食铁匠穷达的斋供以后,彼忍受几濒于死的剧痛。因进用檀树耳,慈尊所以患此严重性疾病。薄伽梵于清泻后说:「我等去拘尸那罗城。」

    

        二、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说法


那么佛教界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我查看了身边的两本书。初步的感觉:一些佛教人士,似乎有回避,或者语焉不详。

星云大师是我尊敬的台湾高僧,在他著的《释迦牟尼佛传》是这样写的:

“佛陀说后,又启程经过波婆城遮头园的地方,曾经接受金银匠淳陀供养的旃檀耳,是菌类,是不消化的食物,佛陀吃后觉得非常不好,但佛陀仍然慈悲地为他解答四种沙门的不同,淳陀很是感动。”(星云大师著:《释迦牟尼佛传》,第533页,南京众居士倡印)

《南传大般涅槃经》比较,星云大师所著的《释迦牟尼佛传》在地方、当事人方面除了用字外,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有二个重要的不同:1、没有明确地说佛陀是得了重病,是拉肚子。2、没有写佛陀在吃之前所说的话:“穷达,所有余剩的檀树耳应埋藏一小孔裹。穷达,我不见地上任何人、或魔、天、与梵天、或沙门、婆罗门、或神、或人,除如来外,若服食该物能有适宜的消化。”按照这段话,佛陀是认为他能够消化的。

当然,星云大师这样是,也许是为了善巧方便而已。也许他考虑到,一般的信众是难以理解佛陀拉肚子的。但经典是不应该被改动的。

 

三、《佛陀游化的故事》是怎样说的? 


再看另外一本书:“佛陀离开毗舍离,继续向北游化,到达波婆城。在此时,佛陀受到了铁匠准陀供养的食物,又得了病。在经典内,记载着这件事情的经纬。

    ‘我听说,。是这样的:

     吃了铁匠准陀的供食,贤者得了病,

     足以致死的重病。

     吃了供养的蘑菇,

     铁匠准陀的供食,

     得了严重的病,

     而泻肚的世尊说道:

     虽然身体受病老的折磨,

     我将到拘夷那竭去。’”

 

 以上引自《佛陀游化的故事》(作者不详)。注:上面所说的经典是指《长部经典·一六·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经·二一四·游行经》。

《佛陀游化的故事》是我见过的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其中有精美的插图。故事的叙述,也是比较严格地依照经典。但《南传大般涅槃经》比较,这本书没有回避佛陀是得了重病、拉肚子,但仍然没有提及佛陀在吃之前所说的重要的话:“穷达,所有余剩的檀树耳应埋藏一小孔裹。穷达,我不见地上任何人、或魔、天、与梵天、或沙门、婆罗门、或神、或人,除如来外,若服食该物能有适宜的消化。”从这一段话,会得到一个佛教徒难以接受的情况,似乎佛陀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某些失误。“除如来外,若服食该物能有适宜的消化”,这说明了什么呢?

 

您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参阅《关于佛陀拉肚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0nctb.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