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革命“通心”的载体是什么?

标签:
波普三个世界交往杂谈 |
分类: 通心 |
第三次革命“通心”的载体是什么?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理念和概念逐渐登场,迅速传播,彰显出革命性的巨大意义,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博爱”、“平等”、“自由”以及当今“公平”、“民主”、“法制”等。这种情况是否还可能出现?我认为,“通心”也很可能也将是这样一个概念和理念。“公平”、“民主”、“法制”等概念的重要性无可非议,但它们偏重指涉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层面。而“通心”涉及的是人本身以及人的素质,通过通心的普及,又将对社会结构造成冲击,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
“通心”的意义巨大,它将对人类交往乃至人类的生存质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人类交往迄今已经经历了二次革命,正在开始第三次革命。
人类交往的第一次革命是活字印刷术引起的,大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交流,人格独立。
人类交往的第二次革命是互联网引起的,把人类交往的机会、沟通的方便扩大到了极端。
人类交往第三次革命将由“通心”引起,将全面提升人类的交往质量,乃至生存质量。
我在使用“革命”一词时,摈弃了以往它被染上的激进主义的、情绪化的以及暴力的色彩,只取其“顺天应人”的含义。具体说,本文的所谓“革命”是指由于社会中某些因素的出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心理产生深刻的质变,大量的社会成员比以前更迅速健康地成长,社会因此变得更加成熟与和谐。
是的,人类交往的革命需要载体。这载体,指的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某些因素。三次革命的载体有什么不同?
著名哲学家波普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一问题。
波普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1”是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对象和状态;“世界2”是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如语言、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技术等。
波普认为,“世界1”是最先存在的,“世界2”在新的层次上出现,“世界3”则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波普指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创造的,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波普认为,“世界1”和“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相互作用,“世界3”与“世界 1”则通过“世界2”相互作用。
从波普的这一理论来看,引起人类交往的三次革命的原因应该说三个世界的皆有,但偏重是不一样的。
引起人类交往第一次革命的载体是印刷术,主要属于“世界1”和 “世界3”。
引起人类交往第二次革命的载体是互联网,也是主要属于“世界1”和 “世界3”。
引起人类交往第三次革命的载体是:1、存在于人身上的通心的愿望、理念和技术;2、体现在书籍、光盘、以及其它物质产品上的关于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有利于传播通心的社会制度。存在于人身上的通心的愿望、理念和技术主要属于“世界2”;体现在书籍、光盘、以及其它物质产品上的关于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属于“世界3”;有利于传播通心的社会制度,难以用波普的概念来归类,但不影响本文的立论。
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与前两次的最大区别,是“世界2”成为了主要因素,也就是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人格状态,具体说,就是人自身的“通心力”成了发动机,即载体。一个人的“通心力”最强,他就越可以影响他人提高“通心力”。既然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据此,这一革命的促进者更多地应该是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以及一切关心成长的人。
学员在做换位体验练习。
在鹫峰下的沐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