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务业的新概念

标签:
心理咨询心理学 |
分类: 社会热点 |
心理服务业的新概念
一、“心理调整”概念的意义
我在研究心理学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2002年提出了“全人心理学”的概念,并且提出了“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心灵成长,活得更爽!”“心灵相通,一通百通!”等作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口号。其中,“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表述了“心理调整”的重大意义。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个体的普遍需求是要活得幸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只有这样,个体自身才能够和谐,个体之间才能够和谐,社会才能够和谐,人与大自然才能够和谐。
有谁能够说自己不再需要调整乃至心理调整?!
我在多年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在当今的人类生存状态下,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的狭窄和局限。这些概念的局限,一方面限制了人们对心理服务的理解,一方面限制了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性质的理解。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是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它们带有一定的传统医学模式的色彩,而且没有完全与唯科学主义划清界限。
当前,“心理顾问”、“心理教练”等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大大地冲击了原来心理服务的概念,扩展了心理服务的模式。“心理顾问”、“心理教练”的概念进一步弱化了心理服务业传统的医学色彩,它们更温和,更中性。“心理调整”这个概念,至少与它们有同样的优点。
在心理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形式下,全人心理学郑重推出“心理调整顾问”这一概念。
“心理调整顾问”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心理正常的、神志清楚的(待进一步精确表述)社会的全体公民。“心理调整顾问”只要有足够的水平,任何正常人如果有需求,都可以为他进行服务。
按照全人心理学的“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凡是在独处时有不满意的“匮乏性独处”的情况,在交往时有不满意的“纠缠性交往”的情况,“心理调整顾问”都可以为他提供帮助,使他在独处时有更多的“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更多的“通心性交往”。(详见拙著《通心》、《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心理调整顾问”这一概念有助于心理服务的普及,有助于心理服务业的发展。
三、“心理调整顾问”的职业素养
什么人可以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大道至简,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就是必要充分条件:
1、较好的通心力。
(关于“通心”的概念、作用详见拙著《通心》、《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同时也可以参考本博客有关“通心”的近100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4056120_7_1.html)
2、一定的社会阅历。
具有以上两点的人就可以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心理调整顾问”讲究职业规范,但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职业,任何人只要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都可以学习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四、“心理调整顾问”与“通心”
全人心理学在研究为大众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由于“通心”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出现,“心理调整顾问”成了心理服务业中道、法、术的三者高度统一的职业。
“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提出,将简化“心理调整顾问”的职业培训,避免现在的心理咨询培训中的陈旧、臃肿的部分。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即将进行有关“心理调整顾问”的培训,全力促进“心理调整顾问”职业的发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0ky7a.html
(声明:本文具有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本文的思想。本文欢迎在新浪博客中,以点击“转载”的方式转载。未经博主同意,不得以其它方式以及在其它网站上转载。)
上海艾瑞克森催眠中心创办人、咨询督导徐毅强先生在首届中国心理学自主创新论坛上举办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