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服务业的新概念

(2011-04-03 08:20:44)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分类: 社会热点

心理服务业的新概念

 

一、“心理调整”概念的意义

 

我在研究心理学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2002年提出了“全人心理学”的概念,并且提出了“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心灵成长,活得更爽!”“心灵相通,一通百通!”等作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口号。其中,“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表述了“心理调整”的重大意义。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个体的普遍需求是要活得幸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只有这样,个体自身才能够和谐,个体之间才能够和谐,社会才能够和谐,人与大自然才能够和谐。

有谁能够说自己不再需要调整乃至心理调整?!

我在多年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在当今的人类生存状态下,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的狭窄和局限。这些概念的局限,一方面限制了人们对心理服务的理解,一方面限制了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性质的理解。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是从西方传入的概念,它们带有一定的传统医学模式的色彩,而且没有完全与唯科学主义划清界限。

当前,“心理顾问”、“心理教练”等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大大地冲击了原来心理服务的概念,扩展了心理服务的模式。“心理顾问”、“心理教练”的概念进一步弱化了心理服务业传统的医学色彩,它们更温和,更中性。“心理调整”这个概念,至少与它们有同样的优点。

      对于社会,发展是硬道理,对于个人,成长是硬道理。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要发展就必须进行调整。

 

     二、“心理调整顾问”将促进心理服务业的创新

 

在心理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形式下,全人心理学郑重推出“心理调整顾问”这一概念。

“心理调整顾问”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心理正常的、神志清楚的(待进一步精确表述)社会的全体公民。“心理调整顾问”只要有足够的水平,任何正常人如果有需求,都可以为他进行服务。

按照全人心理学的“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凡是在独处时有不满意的“匮乏性独处”的情况,在交往时有不满意的“纠缠性交往”的情况,“心理调整顾问”都可以为他提供帮助,使他在独处时有更多的“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更多的“通心性交往”。(详见拙著《通心》、《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心理调整顾问”这一概念有助于心理服务的普及,有助于心理服务业的发展。

 

三、“心理调整顾问”的职业素养

 

什么人可以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大道至简,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就是必要充分条件:

1、较好的通心力。

(关于“通心”的概念、作用详见拙著《通心》、《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同时也可以参考本博客有关“通心”的近100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54056120_7_1.html

2、一定的社会阅历。

具有以上两点的人就可以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为了做到其中第一点,“心理调整顾问”必须首先不断进行心理调整,不断成长。

 心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消化科学发展的成果,一方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心理调整顾问”讲究职业规范,但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职业,任何人只要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都可以学习从事心理调整顾问的工作。

 

 

四、“心理调整顾问”与“通心”

 

全人心理学在研究为大众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由于“通心”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出现,“心理调整顾问”成了心理服务业中道、法、术的三者高度统一的职业。

“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提出,将简化“心理调整顾问”的职业培训,避免现在的心理咨询培训中的陈旧、臃肿的部分。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即将进行有关“心理调整顾问”的培训,全力促进“心理调整顾问”职业的发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0ky7a.html

 

 全人心理学还提出了“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的思想。“心理调整顾问”概念的提出,使这一思想更具有现实性。“心理调整顾问”的发展,将大大促进通心的普及,促进社会的和谐。“通心”拯救危机!

 

(声明:本文具有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本文的思想。本文欢迎在新浪博客中,以点击“转载”的方式转载。未经博主同意,不得以其它方式以及在其它网站上转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美国剑桥大学博士,现就职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方臻先生参加了在首届中国心理学自主创新论坛上举办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海艾瑞克森催眠中心创办人、咨询督导徐毅强先生在首届中国心理学自主创新论坛上举办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