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感受“通心”
(2010-08-25 09:07:58)
标签:
通心感受个案理论许金声杂谈 |
分类: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 |
在南京感受“通心”
今年7月27至29日在南京有幸参加了许金声老师的“全人心理学·咨询师提升工作坊”,其间颇多感触,特以此文对自己的收获做一疏理。
第一天:不以为然
我或许是一个理智、不轻信的人,在接受一件新事物之前,我总是会采取审慎思考甚至怀疑的态度,一般不会被外在的名声、光环所影响。第一天上课之前,我并不知晓许金声老师的大名,不算慕名而去,选择他的课程纯粹偶然。上午听了半天课,许老师对自己的理论做了一些介绍,同时做了聆听练习,说实话,我的感受平平。对于他的理论还没看出什么端倪,没什么感觉;聆听体验以前在萨提亚的课程里是有做过的;对于许老师提出的一些口号,诸如:“心灵成长,活得更爽”,“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人人需要心理咨询,人人可以终身成长”等,或许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注重自我成长的人,内心也是有这些意识与理念的,所以感觉也不过如此,至于许老师所讲的“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则稍微有一些反感。“革命”?!这话是不是讲的太大了?
下午做的换位体验,让我有些感触了。做换位体验时,我所想象的是以前的一位领导,这人我很不喜欢,当时想到他的样子、说话的语气、飞扬跋扈的神态时,内心中很不舒服。但当我尝试着成为他,体验他内心的感受时,奇迹出现了。首先,我没有想到我能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他(自我表扬一下,或许我的感受能力确实是挺好的)。其次,当我成为过他,真正走进过他的内心,再出来之后,我对他整个人的感觉较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能平静而且平等地面对他了。
晚上回去已经挺晚了,但我还是上网通过“百度”了解许老师,了解到他在当今中国心理学界还是挺有名望的。同时找到许老师的博客,看了几篇里面的文章,对他的“通心”理论做了进一步了解。
第二天:全情投入
第二天上午,许老师带领我们做了“通心”体验,我较踊跃,争取到了当众练习的机会,成绩还挺不错,同时许老师在课程中又穿插介绍了他的理论。或许是因为有了昨天的热身,我对整个团体也有了一些认同,开始觉察到自己较昨天投入了很多,同时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许老师的理论中的一些东西深深吸引了我,并引起了我的思考。例如“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通心”的黄金三要件等。在不断地思考、体验、再思考、再体验中,我开始感受到“通心”的魅力。
下午,许老师现场处理个案,我有幸被选作代表,此一经历,让我收获颇多。当我做代表时,我真有灵魂出窍的感觉,觉得自己完全成为了所扮演所感受到的那个人,让我深深体会到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的神奇与震撼。同时在许老师的引导下,角色不断地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切换,由此对当事人看清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神奇的效果。
事后,让我有一段时间没能从个案中完全走出来,从这点上,我也觉察到自己卷入太深,抽离得不够彻底,这也是在以后的咨询过程中,自己要注意的,同时也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第二天,我带着我全部的身心情感投入到个案中,收获良多。
第三天:依依不舍
第三天上午,许老师更深入地介绍了“通心”理论,同时学员们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场面热烈,师生之间思想上的交流,让讨论挺有深度。我身处其中,强烈觉察到自己想要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通心”理论,可惜这已是最后一天了。
下午,工作坊三天的课程将要全部结束了,学员们一一走上台来做分享。从大家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许老师的尊敬与感谢,同时每个人也都是有收获的。
课程结束后,我多次联系了许老师的助教,想当时买到他的书,可惜的是已经没有了。几天以后回到南通,我网购了许老师的《唤醒大我》和《通心》两本书,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把两本书全部看完,深受启发,同时觉得从书中所领悟到的应该是对自我对人生极其有意义的东西,有时间我会就阅读的心得写一些东西。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在此,再给老师深深地鞠一躬。祝老师在实现“大我”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不断超越,最终到达那个向往的境界。
许金声注:以前有一位学员也用了这标题。为了区别,特再上“在南京”三个字,于是标题就成了“在南京感受通心”。金星在寄来这篇文章时,还写了2封信,为有助读者理解这篇文章,特附在下面:
许老师:
这篇文章并不奢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只是想让您知道我对您的理论很感兴趣,并对您表示感谢。
许老师,还是我,呵呵。
刚给您发完邮件,上您的博客看文章,忽然看到一篇文章的题目跟我的是一样的:感受“通心”
真是纯属巧合,或许我与那篇文章作者“通心”了,呵呵。
其实我的那篇文章的得来还是有个小故事的。从南京回来后我一直想写这篇文章,但拖着没写。一天晚上做梦,我梦到写了这篇文章,醒来后我怕忘掉还特意回忆了一下梦中整篇文章的结构,所以后来这篇文章的结构包括题目完全是来自那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