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邵燕祥诗选)

标签:
诗人邵燕祥杂谈 |
分类: 艺术欣赏 |
记忆说:
我是盐。
别怨我
撒在你的伤口上,
让你痛苦。
把我和痛苦一起咽下去——
我要化入你的血,
我要化入你的汗,
我要让你
比一切痛苦更有力。
(许金声点评:这是典型的与自己通心的结果。诗人没有逃避过去的记忆和经历,其中有不少痛苦的体验。当我们面对痛苦,接纳痛苦,消化痛苦之时,痛苦本身就变成了我们的力量。所谓比痛苦更加有力,是由于超越了痛苦。)
善良的心啊
你要拥抱一切人吗?
他
会以拥抱你的手
猝然掐紧你的咽喉
登时把窒息的你
掷翻在地
走在
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
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一排云从海那边来了
灰黑的云,挟着风威
驾着成排的浪
紧贴海面而来
从海平线那里来的
搅翻了海平线
以强弩之势
宣告雷电暴雨
即将越海而来
没有防波堤
最后一号肃杀的台风
推着蝠鲼似的乌云
乌云推着海
张牙舞爪猛扑过来
风到之处
岸树折腰
白鸥敛翅
鱼潜深底
几乎一切众生
全都退避了
只有
既不折腰,也不远扬,更不潜水的
忠实的大海守卫者
在冰冷的气流和水流里
以沉默的狂热
渴望在这不是第一次
也不是最后一次的
惊心动魄的肉搏里
体验最大的欢快
由它雷电劈殛
然后一闪而过
由它乌云压顶
然后随风瓦解
由它浊浪撞击在身上
然后一片粉碎
使垂死者惊坐
使失魂者清醒
只是几块黢黑的礁石
满身风浪凿出的瘢痕
粗糙不起眼的黑石礁
从不向大海屈服
也从不背叛大海
(许金声点评:诗人接礁石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如果没有强大的挫折超越力,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
邵燕祥
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1cf430d6db454812
邵燕祥(左起第三人)在海边。
(邵燕祥,当代诗人,1933年6月10日出生于北京(那时叫北平)一个职员家庭。 1945年夏天,从小学进入中学。处女作是1946年4月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杂文《由口舌说起》,批评了习于飞短流长的社会现象。从那时起,他在参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运动的同时,写了不少杂文、诗歌和散文式的小说。1949年初,北京解放,他终止了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业,到北京电台工作。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 (1951)和第二本诗集《到远方去》(1955),收入50年代初期写的抒情诗,其中一些表现了年轻一代的理想和激情,又有个性色彩的诗,为他赢得了读者的最初的声誉。但是不久,由于他的诗和杂文中触及某些不公正和反民主的社会现象,受到批评和斗争。直到1978年,他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20年之久。其间,在1962年春有些解冻的迹象,他得以写了一个剧本,发表了几首诗和一篇小说;这年秋天,那篇写亲子之情而不涉及阶级斗争的小说又遭到公开抨击。他在1979年初恢复政治名誉。从1980年到1986年,出版了《献给历史的情歌》、《在远方》、《如花怒放》、《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八种诗集和诗选,还有诗评集《赠给十八岁的诗人》、《晨昏随笔》,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从1980年前后发表《切不可巴望好皇帝》等杂文开始,又写了大量的杂文,批评各种社会弊病。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