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家许金声
心理学家许金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216
  • 关注人气:31,2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秘感

(2009-12-03 12:27:18)
标签:

奥秘

灵性

大自然

爱因斯坦

杂谈

分类: 与大自然通心

    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灵性健康?”这一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想法一直难以表达。最近发现爱因斯坦有一段话很好,与我所感悟的灵性健康状况有共鸣:

    “人所能具有的最美的和最深刻的经历是一种对奥秘事物的感受。这种奥秘感是隐藏在宗教以及一切认真严肃的艺术和科学活动背后的基本原则。在我看来,凡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的人似乎已经变得盲目失明,倘若不是已经死亡的话。感受到在我们所能经历的一切事物的背后存在着某种我们的心灵无法把握的事物,它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地而且以其微弱的反影达到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宗教虔诚性(religiousness)。在这一意义上,我是‘虔诚信教的’”。

    这段话至少表达了灵性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宇宙中充满了奥秘的事物,包括生命的奥秘、人生的奥秘,社会的奥秘、大自然的奥秘,对这些奥秘抱有好奇心并且对之进行探索、感受,这些都是终极关切的基础。而所有这些奥秘后面,还有一个最大的奥秘,就是关于宇宙的本源的奥秘,对于这一奥秘的关切就是“终极关切”,也就是对“道”、“上帝”的关切。

     当然,奥秘感不一定来源于不平凡的事物,也来源于习以为常的事物。有时候,当看见一只猫,瞪着眼,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时候……当我漫步在冬天的水池边,忽然发现增添一群群游动的小鱼的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奥秘感。

     爱因斯坦说:“在我看来,凡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的人似乎已经变得盲目失明,倘若不是已经死亡的话。”

     这正与我提出的“第四种死亡”概念相吻合,即“后人本心理学”或者“全人心理学”意义上死亡的概念。

     人有四种死亡:

     1、“生物学死亡”;

     2、“社会学死亡”;

     3、“人本心理学死亡”

     4、“全人心理学死亡”。

     一个人尽管活着,甚至还有一定发展,但却没有终极关切,没有奥秘感,在一定意义上也并不是真正活着,因为他生命中灵性的部分还在沉睡,他的灵性之眼睛是关闭的。

 奥秘感


 奥秘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