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改变更快
(2008-09-07 19:42:29)
标签:
蚯蚓心理学和尚导师心灵成长潜能发挥杂谈 |
分类: 为什么要参加工作坊? |
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改变更快?
有不少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性格等不满意,他们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希望通过心理学的力量来改变自己。他们买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来看,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其实,看书往往只能够学到一些书面的心理学知识。人们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句话往往也会起一些误导作用。光是有知识并不等于有力量,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有力量,尤其是在改变自身方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改变自己,却又只是看书,甚至还可能有副作用。一个人买了很多书来看,他们期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方法和诀窍,帮助自己迅速改变。他也从心理学的书中找到了一些方法。他试图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他却要么还是弄不清楚一些细节应该怎样做,要么没有办法坚持,要么遇到一些没有办法解决的新问题,总之,在看了一些大谈改变的心理学书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改变,他感到一种新的沮丧。这种沮丧又使他很不舒服,那么这种沮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由于这是他看心理学的书之后产生的,他就会把它与心理学联系起来,对学习心理学产生误解,以为学习心理学没有什么用处,进而认为自己只能够这样了,带着这种宿命而勉强地走完人生。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我们成长,是让我们活得更加自在。如果一种方式不能够使你达到目的,你就得考虑它是否合适、完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如果你学习心理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却变化不大,甚至没有变化,你就需要反思了。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知识,它也是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人成长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它的力量不是凭空表现从来的。它体现在那些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已经获得了成长的人行为中。心理学真正的力量,表现在心理学的运用之中。
只有当心理学帮助你解决了问题之后,只有当心理学帮助你获得了成长之后,你才算真正学到了完整的心理学,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看心理学的书籍,还有上网学习心理学,甚至听(一般的)心理学的课程,都是远远不够的,都是不解决问题的。
二、什么叫“解决问题”?
有一个关于“蚯蚓”的笑话深刻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有一个病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蚯蚓。由于鸡要吃蚯蚓,所以他十分害怕鸡,一见到鸡就要逃跑。于是,他去庙宇求一个和尚:“师傅,我老是觉得自己像蚯蚓,一看见鸡就要跑。”和尚告诉他:“你不是蚯蚓,你是人。”“我不是蚯蚓,我是人。”“对,就这样背诵,每天背500遍。”
于是,这人回家后,每天就开始背诵“我不是蚯蚓,我是人。”
过了一个星期,他背得滚瓜烂熟,就高兴地去找到那和尚:“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不是蚯蚓,我是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鸡走过来了。他看见鸡拔腿就跑。
和尚:“你的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为什么跑?”
“我知道我不是蚯蚓了,但鸡还不知道!”
很显然,这算解决了问题了吗?
否!只有见了鸡不跑,才算解决了问题。这个只会背诵“我不是蚯蚓,我是人”的老兄只是会背而已,甚至连认知都还没有发生改变。
很不幸,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不少只会背诵“我不是蚯蚓,我是人”的学生。甚至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也是这样,前几年我就曾经遇见过心理咨询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不会搞心理咨询。避免这种情况的一种最强有力的方式就是参加工作坊。
关于心理学帮助人们成长的方式,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体咨询。其实,具有更大威力的方式是“心灵工作坊”。目前在我国,在帮助人成长方面,“心灵工作坊”的形式正在普及。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消费会逐渐增加,而“心灵工作坊”将成为一种新的大众的消费形式。
三、什么是“心灵成长工作坊”?
迄今为止,帮助人改变最快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工作坊。
什么是“工作坊”(workshop)?
所谓工作坊,是指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是以老师为中心,学习的结果一般限于知识的增长。而工作坊不光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工作坊中会有大量使学生产生有关的体验、掌握有关的技能的内容。
什么是“心灵成长工作坊”?
所谓“心灵成长工作坊”,一般是指在自身有足够成长体验,有足够帮助人经验的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以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游戏式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达到成长的目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导师的启发下,大家逐渐开放自己,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来,并且得到处理。与个体询相比较,工作坊的成本大大降低。工作坊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具有团体效应,有团体的动力的支撑和集体的智慧的启迪,能够大幅度地促进学员解决问题和成长。就我自己的经验,我主办的工作坊,几乎每次都有10%甚至20%的学员反映有“新生的感觉”,其他人程度不等的都有成长的收获。在工作坊上,即使你不做个案,在导师处理别的学员问题的时候,你也会受到启发,甚至解决自己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心灵成长工作坊的人数以10人——40人为宜。人数太少,气氛不够,不便于互动和分享。人数太多,导师难以面面俱到,顾及到每一个学员。
通过心灵成长工作坊的帮助,人们能量的发挥可以更加通畅。
关于潜能的发挥,马斯洛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
“如果你有意得过且过,不去争取你本来就应该有的最佳状态,那么我要警告你,在你临终的时候,你将会感到后悔。因为你已经错过了你最宝贵的生命!”
近期心灵成长工作坊信息:
http://blog.sina.com.cn/xujinsheng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