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杆身golfnano-power体育 |
分类: Mr.Wu专区 |
说碳杆伟大,是因为高级碳杆里面多埋藏了高吨数的碳纤维布,这些高吨数的布经常用于飞弹弹头、坦克车身,超轻坚硬刚性强的高科技产品,只有屈指可数的国家做得出来。
最新的碳纤维科技是 " 奈米碳管
",在日本一公克日币20000,是相当很昂贵的,相关人员戏称将来直接送宇宙飞船上太空的轨道就是
“奈米碳管” 可见碳纤维材料的伟大!
因为严格管制,高吨数的碳纤维布只在美国日本生产用于高尔夫杆身,但是,老美不做亚洲规格,因为美国就等于世界,抱歉只有美规
- 大概这就是所有美国名厂杆子在亚洲都无法长期受欢迎吧??
日本则不理老美的哲学,专心开发日本球友专用碳杆身:既可服务其国内球友,又可提高销售单价!好几个日本品牌因而度过高尔夫黑暗期存活下来了!
球友们实在应多了解日本的碳杆身,真的很进步,绝对能帮助:
*挥杆的舒服 -
因为分析过20万以上球友的挥杆模式,总结出几百种,在归类为几十种,杆身就依各模式开发出来的,非常准确的配合,几乎没有找不到的,日本已有几家是这样在设计生产的
- 杆身结构迎合特定族群的挥杆模式。
*重量 + 软硬度( flex )
任何一个重量,都可设计制作各种
flex,这一环是台湾球友很少接触到的信息,但在日本已实做多年了!球友必须了解自己使用几克的碳杆最适合?玩几克杆身最爽?哪一个flex开出最远的距离?等等…
*Torque 杆身扭力值
这一点是市面上最乱的,太多以讹传讹。其前提应是:对您最适当的 torque
是多少?
80克+ 扭力值 2.0~3.5 高中吨数碳布、3.5~4.5
中吨数、4.5以上一般(24吨)也可做出来
45克左右,扭力值 3.0~4.0
最适合,再低要用太多高吨数布,杆身刚性高易断,4.0~5.0中高吨数布,是目前主流(
成本考虑 )。( 35克杆身更极端 )
举极端的例子是说明日厂的能力已经非常厉害,但是消费者很难接收到完整讯息,挑选到真正合适杆身/球杆,很可惜、很遗憾!
更令大家遗憾的是,日厂的产量在日本本地都不大(都是老厂,厂区小)
,很高比率都只在日本国内贩卖,这是玩家级球友必须知道的。
花时间去注意去找,一定可以找到称手的碳杆。球友必须对自己的能耐多了解,再搭配杆身;
多重重量喜欢?哪一个flex挥得最顺畅?多小扭力值让您加速杆头也抓的住?杆身如何帮出更多距离?
( 不再只靠手力打出来 )
目前日本最in的碳杆身是:Pro 及 银发族
使用的,所以单价可以高,要不然满街是中国货的日本,高尔夫业者早就都阵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