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分成两段来说~
资料来源 : Tom Wishon Golf eTech Report
五项要点:
1. 下杆过程杆身有二种不同的弯曲动作,是由挥杆者二种不同的力量所造成,下杆过程二种不同的弯曲动作是二种完全不同的弯曲轨道
2. 在最初下杆的那一刻,杆身在最初轨道的弯曲量,不等同于下杆后击球前一瞬间杆身弯曲的量
3. 杆身击球的前弯曲量决定杆身对出球角的整体影响
4. 杆身向前弯曲的距离不会大于杆头重心到杆身中心线的距离
5. 藉由改变杆身整支的软硬分布去增加或降低出球角度是可能的
解释
1. 开始下杆时,球杆(杆身)的力量叫Radial Force,这个力量使上杆过程到顶点时,杆面open约90度(与瞄球时对应),一般称为Loading the shaft,在这轨道弯曲的程度与其设计的软硬度和击球者的施力有关,下杆时只要击球者维持曲腕,转身体和肩膀时,Radial Force就会产生,一旦释放手腕和球杆,RF就会减少,而产生另一种力量--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当手腕释放产生离心力时,才会使杆身向前弯曲。
2. 最初下杆的那一刻,使杆身弯曲的力量和使杆身在击球前瞬间向前弯曲的力量,是二种不同的力量所产生,也就是二种弯曲是不在同一接口上,所以力量会不相同。事实上,杆身在最初下杆时的弯曲和杆身的表现功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和击球者的感觉有很大的关系,功能和感觉在杆身上是完全不同的。
3. 杆身击球前的向前弯曲量决定杆身对出球角的整体影响,但击球者手腕的弯曲和释放、杆身的软硬设计和杆头的重心位置都会影响杆身在击球前向前弯曲多少。如果下杆时,手腕太早释放,杆身在击球前就不会达到应有的弯曲,而减少杆身对出球角的影响。如果杆身或杆身前端对击球者而言太硬,使杆身无法向前弯曲就无法增加出球角。如果杆头重心点愈接近杆身中心线,杆身愈无法向前弯曲、增加出球角。
4. 离心力在高尔夫挥杆过程中,不可能使杆身向前弯曲,而促使杆头重心点超过杆身的中心线。即使是Tiger Woods用女生的杆身挥杆,杆身向前弯曲的距离也不会大于杆头重心到杆身中心线的距离
5. 藉由改变杆身整支的软硬分布去增加或降低出球角是可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