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寻迹

标签:
文化图片旅游历史教育 |
分类: 杂谈 |
“高荷盖水临风曲,美人却扇耀红玉。
溪翁爱这看不卟,密竹阴中坐幽独。
南邻新醅手自洒,贮以鸱夷转山腹。
折松扫云谢羁束,近水亭台晚香馥。
峰峦中央帖寒玉,影落杯心卧山绿。
长瓶纵横盏未覆,更遣长须隔帘赎。
酒酣歌罢睡已熟,觉来星稀斗插屋。
人间此景眼未触,只欠桓伊弄霜竹。”
《宋史》本传集首有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咏诗自娱,笔力愈伟”。《宋史·艺文志》载弥逊集二十四卷,亦名曰《筠溪》。民国版《连江县志·卷五》载,“濂湖,即筠溪,在西门外,长一百一十丈,阔一十一丈,深一丈,中有龙井,旱至湖心,见井辄雨,农人常以为验。”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连江知县刘烶重浚濂湖,记云:“钦平上里濂湖,水深澄洁,竹翠琅玕,忠肃公(弥逊)绍兴十年乞归,即耽山水之乐,日逍遥其间,琢石为坛,于湖上以垂钓焉。”
绍兴八年(1138)李弥逊因忤秦桧从礼部侍郎贬知漳州,得知李纲患病,即赶来福州探望。李纲、张元幹陪同李弥逊游览止戈堂,敬佩韩世忠,各自赋诗感慨,希望止戈息兵,人民共享太平。
止戈堂在福州布政司内之北,宋建炎中,大将韩世忠、待制程迈、参政孟庾破建洲匪贼后聚饮至处。今废。
李纲《瓯粤铭》:
“相彼瓯粤,民俗剽悍。负气尚勇,轻生喜乱。巨盗挺之,蜂附蚁从。曾未期年,同恶内讧。王师之来,如雷如霆,讨叛舍服,千里震惊。锋蜡斧螗,犹敢强距。转战逐北,婴城自固。怒其声膺,以杭裔狱。翘其萌芽,以激霜霜。肥牛偾豚,一举碎之。宥彼勝认,戮其鲵鲸。凶徒逆俦,尸相枕藉。咨尔瓯民,自今以往,爱育子孙,尊君称上。焚尔申胄,折尔瓯兵。服勒耒耜,以保其生。孝慈以忠,砥砺名节。勤铭山阿,敢告耆耋,"
张元幹《止戈堂》: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
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
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
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
李弥逊《题止戈堂》:
“不识威名擅汉廷,云仍今复见材卿。
万家桃李栽培盛,千里妖氛却扫清。
羽扇纶巾聊自适,风声鹤唳已魂惊。
向来雪锷橐藏地,剩筑诗坛按酒兵。”
张元幹绍兴元年(1131)致仕后长居福州,所以李弥逊致仕归隐筠溪后,俩人就有机会经常交往唱和。
张元幹对李弥逊致仕成比邻有赞: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妙用已是摸索不著妙现老子犹眨句中眼可谓善知识用心谨次严韵上呈》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张元幹《与富枢密同集天宫寺》:
“和气从容一笑春,如公今是暂闲身。
伊蒲馔设无多客,薝卜花繁正恼人。
已遣炉熏通鼻观,更分茗碗瀹心尘。
僧房长夏宜幽僻,杖屦频来顾问津。”
李弥逊《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丈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
“作伴仟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
即使李弥逊迁居福州乌山与张元幹成近邻,张元幹应连江知县阮珪邀请为潘渡石桥作《福州连江县潘渡石桥记》时,也再访李弥逊旧居。
《访亲于连江因过筠溪叩门循行叹其荒翳不治有怀普现居士口占此章》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
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攲多蛛网围。
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