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歌当哭悼北宋

(2022-06-04 16:43:41)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教育

娱乐

长歌当哭悼北宋

北宋是张元幹家族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倾注最多心血时期,爷爷、五个父辈、十四个兄弟共十九人有十八个在朝,享“祖孙十八条官带”之誉。爷爷封少师,大父张劢历济南、福州、建州、广州等八个地方长官,二父张勔父子六人六进士,三父张勣文武两举人,四父张官至工部尚书,父亲张右大中大夫、赠光禄大夫。张元幹在汴京保卫战胜利后任兵部检讨官,欽宗授命他检讨徽宗朝国防得失,提出新朝国防方略。他被贬出汴京前还上书朝廷,请朝廷做好黄河及以北防务以“防秋”。他确定金兵食髓知味、秋高马肥时一定再来。


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张元幹对国家的爱是不计生死的爱。张元幹离开京城时已经近秋,一路担心,一路伤心,带着妻儿到了淮扬就听到汴京城破,徽、欽二帝及朝廷、后宫、工匠等十几万人被金兵掳走,北宋灭亡。听到这个噩耗,他撕心裂肺、顿足痛哭,连作四首感事诗:

          (一)       

“国步何多难,天骄据孟津。

            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

                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

          风吹迁客泪,为洒属车尘。                  

                  (二)

         “血洒三城渡,心寒两路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三)

          “戎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甲兵无息日,吾合老江波。”           

                 (四)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

            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不堪宗社辱,一战靖尘。   

此组诗《张元幹年谱》作者王兆鹏先生认为“参诸史实,芦川此诗,堪称实录”。

张元幹长歌当哭,一首、两首、三首、四首连续长啸,都不能散去心头之痛。他责问:国家为什么多灾多难?为什么履遭金兵侵略、甚至占领?

张元幹想起靖康元年正月,李纲和自己等将士浴血奋战京解围后,金统治者提出“需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衣缎百万匹,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地,并宰相、亲王为质”的议和条件,主和派李邦彦、耿南仲、张邦昌等屈膝投降、贪生怕死,“诏括借私家金银,有敢隐庇转藏者,并行军法”,经搜括后,“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民间已空”,用“国步何多难"、“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责问。此间,李纲极力反对议和,愤曰:“犒师金币,其数太多,虽竭天下之财且不足,况都城乎!太原、河间、中山,国家屏蔽,号为三镇,其实十余郡地塘泺险阻皆在焉,割之何以立国!”然而,“上为群臣所惑,默然无所主。凡争逾两时,无一人助纲言者”。投降议和派认为主战派坏了他们议和大事,李纲与耿南仲顿起冲突,而遭贬职。后太学生陈东率众上书钦宗,请留忠勇之臣李纲,斩杀奸臣李邦彦、耿南仲、张邦昌之流。钦宗迫于众望,恢复李纲之职,“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三月,金兵攻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因种师道等将领率军抵抗,三镇固守不下,“洛师闻己破,陵邑得无惊”。六月,李刚出任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援兵太原,八月在河阳丶怀州练兵修甲欲大举,但朝廷下诏罢减起兵,意欲议和,止李纲进兵,李纲愤怒提出罢职。后金将宗望丶宗翰兵分两路南侵,九月攻破太原府,又日益进逼,投降派“唐恪、耿南仲专主议和,亟檄止诸军勿前”,“诸军以议和故,皆闲壁不出”,以致“血洒三城渡,心寒两路兵”、“戎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十月,“金人破真定、攻中山,上下震骇,廷臣狐疑相顾,犹以议和为辞”。朝廷群臣就议和之事进行论争,金兵继续南逼渡河,无能怕死的宋钦宗命康王赵构前往议和,代价是“许割三镇,并奉衮冕、车辂以行,乃尊金主为皇伯,并上十八字尊号”,“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珠旒轻遗敌,玉册忍称臣”。金人未以此为满足,继续进兵犯宋,宋廷仍一意媾和,阻止反抗,导致“虏骑所至,惟务杀戮生灵,劫掠财物,驱掳妇人,焚毁舍屋产业,意欲尽使中国之人父子、兄弟、夫妇不能相保,狼狈冻馁,归于死地,以逞其无厌之心,远近之民,所共愤疾”,“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十一月,金兵攻陷都城汴京,十二月徽宗、钦宗向金投降,金统治者俘二帝、掠巨额财物北去,北宋王朝由此灭亡。此诗以高度凝练、概括的笔法记录了“靖康之难”的悲剧性过程,张元幹件件数来,都是不堪回首、痛愤不已、伤心欲绝。

品味这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张元幹强烈的爱国爱民思想感情。诗中描述了金兵铁蹄之下,国运维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惨象,对金统治者的侵略、压迫表示出强烈的愤慨,对国家的残破、生民的惨境感到无比的沉痛。特别是对造成这场灾难的投降派、议和派,张元幹愤切难忍,用“肉食贪谋己”“游说尽奸臣”“痛恨竞投戈”“玉册忍称臣”“谁谋弃两河”“甲兵无息日”等众多诗句激烈地谴责了其屈膝议和、俯首称臣、贪生怕死的卖国、误国行径,深刻揭示了其造成国难的社会根源和具体原因,具有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使诗歌呈现出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但他没有沉湎于伤痛、悲愤,而是豪气干云,“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他振臂高呼:“不堪宗社辱,一战靖烟尘”。他认为本朝仁泽深厚,一定会恢复太平的。他要以牙还牙,用武力扫灭金军,恢复山河,才能雪洗此恨!

张元幹对亡国的满腔愤切,对恢复中原的坚强宏愿,散发出的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自然在诗中充满“愤世忌邪之气”。有了这一腔愤切和宏愿,自后他的诗词就难免“豪迈慷慨、悲壮沉郁”。

 

注:

天骄:汉朝称北方匈奴为“天之骄子”,简称天骄,后以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孟津古关名。东汉中平元年(184)在孟津东北置关,是洛阳附近的八关之一。

焦劳:焦躁烦劳。汉焦延寿《易林、大壮》“病在心腹,日以焦劳。”

迁客:贬谪远方。南朝梁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投戈:弃戈,放下武器。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三镇:宋指太原、河间、中山。

肉食:指享厚禄的官员。《左传、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陈子昂《感遇诗》二十九首:“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珠旒(zh liú):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出处唐杨衡《他乡七夕》诗:“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

玉册:玉制的简册。

宗社:宗庙和社稷。古时用作国家的代称。三国孔融《论盛孝章书》“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