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恨海难填两宫迁

(2022-05-28 16:06:47)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娱乐

情感

分类: 杂谈

恨海难填两宫迁

汴京保卫战胜利后,金兵怯战议和,各地勤王之师近五十万逼近京师,金兵如惊弓之鸟。可朝堂以太宰李邦彦、枢密院事耿南仲为首的主和派却派人议和赔款、割让刚刚从金国重金买回的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排挤李纲、种师道,胜方却赔款,千古奇谈,引起汴京十几万士民抗议。欽宗不得不恢复李纲、种师道职务。李纲、种师道、张元幹等制定“半渡黄河”击杀金兵方略,可主和派又私下诏书严禁合围部队,放金兵满载而去,令朝野捶胸顿足。而后李纲被排挤出朝,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张元幹和众多爱国志士陆续上书抗辩无果,后与李纲同日遭贬,驱离汴京。金兵食髓知味,秋后复来,京城再无人才可用,导致靖康之变北宋亡国。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二)》-张元幹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

    不从三镇割,安得两宫迁。

    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

    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

 

靖康之耻是中国千年来,第一次有两位君王徽宗、欽宗双双被掳往异域,国破家亡,国人岂不肝胆俱碎。这难填的恨海14年后,张元幹依旧耿耿于怀。他在这首挽李纲诗中,还想往日汴京时,丙午年(1126年)的惨痛伤心,依然撕心裂肺。他责问:如果不议和割让三镇?不放金兵北归,坚决破敌灭敌,怎么有两宫被掳?当时,行营中多少次抗议主和、放归金兵主张,多少次在徽宗、欽宗面前力叱奸臣?大家力谏死守、英勇破敌,却功亏一篑,没能挽救已腐朽的北宋王朝的命运。这些呕心沥血的丰功伟绩、英雄气概都成了昨日的梦魇。这些恨无边无际,恨满乾坤!遗憾终身!

张元幹的诗句回顾历史,将悲愤之语、痛惜之情不加掩饰倾吐,展现了无惧无畏的爱国志士肝胆。

 

注:

1、两宫: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东宫和上台的太子及皇帝。这里指太上皇和皇帝,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 2、英风:意思是奇伟杰出的气概;英武的气概;美好的声望;崇高的威望;高尚的风格和气节。出处:三国 魏阮籍 《咏怀》之四七:“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唐裴次元《赋得亚父碎玉斗》:“独有青史中,英风冠千载。”唐顾非熊 《武宗挽歌词》之一:“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