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知心姐姐》杂志上曾刊登了一个叫阳光的女孩的一封来信,她问“知心姐姐”:“为什么我的爸爸像两个人?”她的信中写道,爸爸一方面把好吃好喝的都给她,另一方面她却从来得不到爸爸的肯定。其实,这样的爸爸并不少见。既然我们上篇文章剖析过爸爸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幸福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成为女儿的好爸爸呢?莱特博士《女儿背后的爸爸》书中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1、父亲应时常陪伴在女儿身边。
父亲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是再忙也应拿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在女儿身边。父亲更容易给女儿带来安全感,这在她们的成长中是非常必需的。女儿如果从小缺乏这种安全感,在她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去寻找“父亲”,这会导致心理障碍。
其实,爸爸可以和女儿一起从事很多“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一位近40岁的女儿很怀念地描述了她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爸爸常想出一些好的能够消磨时光的事情,比如集邮、集币之类的,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是创造我们父女可以在一起的机会。”
2、父亲应该关注女儿的异性交往,给女儿以正确的指导,这一点是妈妈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
在女儿到了开始异性交往的阶段,爸爸一定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很多父亲觉得自己作为异性,不方便对女儿谈这样的话题,其实爸爸从异性的角度给女儿的建议以及如何处理异性交往中面对的问题对女儿更有指导意义,这和妈妈从同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3、爸爸需要寻找一些“情感词汇”,这样,他与女儿的沟通就可以由事实层面上升到情感层面。
对这一点,莱特博士解释说,他了解到,中国的爸爸通常不说或是很少说一些充满情感的词汇。但是在美国,父亲向女儿说“我爱你!”“我为你感到骄傲!”却是很常有的事情。他认为中国爸爸在这一点上要向美国爸爸学习。当然,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爸爸可以寻找更适合自己和女儿沟通的方式。
对于“女儿大了,慢慢就会和爸爸疏远”的观点,莱特博士表示并不同意。他说,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与父亲的距离一天天拉大,这在美国的家庭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父亲也许会在身体接触上有意识地与女儿拉开距离,但是,请注意,爸爸永远不应该在情感上与女儿拉开距离。他永远要让女儿感到他的认可和接受。
https://pic.wenwo.com/fimg/37839468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