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为大家介绍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又被称作“被忽略的焦虑障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均100个人当中就有13个人在他们一生中有发病的机会。全球约有7%的人患有此病。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常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识别率和治疗率很低,
社交恐怖的表现:患者在社交场合下表现为明显的紧张、焦虑、或回避行为。以至于回避与人接触,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日本是世界上社交恐怖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森田正马教授也称为对人恐怖症。并且认为实质上是强迫观念的一种亚型。
社交恐怖根据恐怖的对象分类;分为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都会出现)和特殊社交恐怖症(特定场所出现)。
根据症状表现分类,可表现为:视线恐怖、赤面恐怖、表情恐怖、异性恐怖、口吃恐怖等
视线恐怖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常见形式,患者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人家的视线相遇。甚至有些患者感到别人的目光很凶恶,或者可以从别人的眼光中能看出别人对自己的鄙视、厌恶甚至憎恨。有些病人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有些学生患者在上课时总是不能自已的去注意自己旁边的同学,或总感到旁边的同学在注意自己,结果影响了上课,并给自己带来无比的痛苦。
社交恐怖的危害: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平均病程约为20年,发病年龄大多为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病程长,自发缓解可能性较小的慢性疾病。与普通人相比,社交恐怖症患者更易独身或生活孤独,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困难,工作中会错失更多的发展机会。
发病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还与传统文化有紧密的关系。自卑情绪、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童年期生活事件,都是增加患病的因素。
社交恐怖症的发病原因:社交恐怖症,最核心的原因是内心的自卑情结。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相反它是人类之所以进步的原因。只是社交恐怖症患者所采用的方法,却不能使他有所进步。
社交恐怖症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社交恐怖症患者的发病与童年时期受到挫折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如过度保护、过度控制、过度批评及虐待,父母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家庭里的婚姻冲突,父母亲的精神障碍史,搬家、父母的文化程度,出生次序都有关系。如遭受到性骚扰,容易产生对异性的恐惧,罹患异性恐怖症。
链接:——来看看社交恐怖症患者的内心独白和真实生活(千万不要相信片中演员的“完美演绎”,真实的患者无法像片中的演员那样,神情镇定,笃定自然,而是常常处在内心的混乱和煎熬当中)http://card.weibo.com/video/h5/detail?object_id=2017607:89e15f161f9da039303bb124
下一篇文章讲社交恐怖症的自我检查(附检查表)及药物和心理治疗,敬请关注!
http://www.991kang.com1734011628_120.jpg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