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懂我的心》剧作分析

(2014-08-19 15:35:29)
标签:

情感

心理剧作

王丽萍

谁懂我的心

分类: 电影人物心理分析

《谁懂我的心》是金牌编剧王丽萍的作品,其代表作品还有《媳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

这部剧,不但适合一般百姓观看,也推荐给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者。

 

影片以一名叫做“卫娜”的心理咨询师为核心,展现了与其相关人物的人生故事。

影片很多情节让人唏嘘。表面上看,这讲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善恶有报的中国传统思想。其实是提醒人们要重视心理健康。

 

影片把心理障碍,比喻做“ 内心的敌人”,“人啊,总是会有不了解自己的地方。”

正如影片结束时,借剧中人物口说出:“比如以前吧,咱们谁知道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什么的,这现在的人都很重视。如果我自己碰到这种事我就要问自己该怎么办。”

 

影片中展现的一些故事情节,很值得思考。剧中人物的对话。也很值得玩味。

 

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经历,对成年后行为的巨大影响。从婚姻中的两性冲突,告诉人们正确处理婚姻中的差距和裂痕的重要性。影片对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多个角度的剖析。

 

剧作人物都生长在破碎家庭,冯秋霞,是卫娜的婆婆,用卫娜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宁肯痛苦的爱,也不要没有爱的痛苦”的人,丈夫早年的离开,她在儿子面前对丈夫的痛恨不已,一直灌输孩子的是丈夫抛弃了他们。同时,不能放下心中的仇恨,执意与情敌的较量,这使得司徒夏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当冯秋霞发现这样做是错误时,却已经造成了沉痛的后果。使得她追悔莫及。

 

婚姻咨询中告诉我们的:“婚姻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忍让、忍耐、宽恕、爱心。好的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即便离婚,一定对离婚采取软着陆处理。尽量避免离异家庭对于孩子正常成长造成的伤害。”

 

方小雨,是性格泼辣的苏阿娣的女儿,苏阿娣的丈夫方宝天因盗窃入狱,从此她把生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一心希望女儿嫁个金龟婿,从此有依靠。她娇惯女儿,生怕女儿吃亏,长大后的女儿和她一样,自私、爱慕虚荣。并且有之过而无不及,小雨不仅有怪异行为(如偷东西),在生活中和情感上,她也是幼稚偏执的,尤其善嫉妒、迁怒他人,小雨最终精神分裂。害人最终害己,用刀刺伤了丈夫永康,被送入精神病院。

她用过于功利心培养女儿,却没有想到女儿成为她培养出来的一个怪胎。这就是失败的教育方式,害了女儿。

 

而邵永康—苏小雨的丈夫,一名优秀的律师。在影片中一直表现的很无奈,他每次都用退让来处理问题,每次都说“对不起”,其实他很在乎家庭、在乎妻子。可这样的“老好人”但却没有成为人生的赢家。最终他也反省了自己。

永康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妥善处理好婚姻情感中的两性差异,不及早认识到婚姻中的病态人格(妻子),是无法得到满意的生活的。

 

同样经历打击,有的人被毁灭,而有的人却能够重生。

卫娜的丈夫---司徒夏,一位原本优秀的棒球教练,因一场意外成为只能坐在轮椅上,全靠家人照料,打游戏为精神支柱的倒霉蛋,他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人经过重大的精神打击后,如果能在痛苦中最终升华,自我的救赎。仍然能看到那朗朗的晴天。

 

剧中还关注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血型互助、福利院义工、爱心互助。

 

我认为此剧人物刻画经典,很有现实代表性。是剧作家深刻体验了生活的结果。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说,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剧作家通过这一些非常典型的个性人物,以及他们的人生故事,来告诉人们:要惜家庭,诚实的面对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懂得宽恕、情感表达,理性地处理情感上的纠葛,不要让爱误入歧途,摆脱心魔的控制,等等这些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心理治疗的观点所强调的)

 

我本人非常欣赏这部剧作。此剧演员们的表演也无太多值得挑剔。但剧中气氛有些阴郁,配乐很多时候让人感到紧张、压抑。场景比较单调,缺乏生活化和幽默感、里面的对爱心行为的诠释有说教性质。

 

这些年,民众心理健康知识的增长,王丽萍等剧作家们功不可没。而且看电影电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推荐此部剧作。并期待更多探讨有关心理健康的优秀剧作诞生。

 

附:《如何让求助得到更快的帮助—写给网络上的求助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a935eb0101ynsp.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