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哪些心理治疗方法感兴趣呢?一起来看看吧!
(2014-07-27 10:39:39)
标签:
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后现代心理治疗 |
分类: 心理治疗 |
不知朋友们是否想要了解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所采用的一些主要方法。如果您想一睹究竟,可以看看以下对一些心理治疗方法的概述和简要介绍:
一:精神分析学派和精神分析疗法,
在现代心理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冯特和弗洛伊德,冯特因为把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从而把心理学从哲学领域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弗洛伊德则是把心理学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的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任何一个心理学,他开创的心理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个侧面。
弗洛伊德也是第一个,将现代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的一个人,(弗洛伊德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正是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时期,电灯、电话的发明,飞机的研制,大量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产生于那个年代。)
他提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在人格系统作用所致。他把人格系统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自身就具有的心理过程,它唯一的目的就是 获得满足与快乐。
超我 则是内外了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
自我,则是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自我能够较好的协调两者的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的状态。当自我失去控制时,人就会产生焦虑,为了防止焦虑,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
弗洛伊德通过分析人的无意识作用,所产生的后果和梦,首次对人的无意识的心理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这种观点就是著名的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发现,人并不是自己行为和精神的主宰,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的支配。
弗洛伊德很多的治疗观点,都来自于以上的思想,我们来学习一下弗洛伊德的有关言论:
“一切自卑感的后面存在着,早在童年期就萌发的对爱的不安。”
“个体人格的核心,是由8岁到12岁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早年生活缺少爱,或者是交往失败,会对成年后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是非常重视人们早期生活的经历,对于一个人人格和心理的影响。这也是为何在心理学界业内,人们把精神分析学说,称为育儿学说。
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对于性本能的研究,和他运用性驱动理论来解释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后世心理学家们认为有“泛性论”的嫌疑。让有些人感到不适,尤其是在我们国内,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弗洛伊德存在误解。
他的后继弟子,补充和完善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霍妮开创的分析心理学的社会学派,她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密切,她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一个心理变化过程造成的影响。
好的,精神分析可是心理治疗中的心理治疗师们必须学习的一种可谓是基础的方法。
二:接下来,简要的介绍下,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
认知疗法的思想,最早来自于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他说到“人们之所以烦恼,并不是因为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
A代表一个事实、一个事件,
C是人的情绪结果,
艾利斯认为,并不是A诱发性事件导致C(情绪结果),是 B(个体关于A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即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艾利斯曾经感叹人类折磨自身的痛苦,他决定不这么折磨自己。
他说:“我对生活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因为我们不是被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
“生活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是我们给了他意义,我们自己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存在选择了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必须、应该的事情。那些必须的信念将使个人,在面对不可实现的事件时,导致消极和自毁性的人生。这种必须、应该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信念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认知治疗,更像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它的几个核心特征是:
1,结构化;2,时间限制;3,教育性;4,目标导向; 5,家庭作业。
认知疗法常用于轻度至 中度的抑郁症的治疗。
对于强迫症的认识,曾经走过很多的弯路,许多的病人都被误诊,以致延误了治疗,那么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一种叫做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来对于患者的大脑做一个扫描,显示,强迫症患者的脑部,表现出高能量活跃状态。这些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跟脑子生化物质的失衡有关。患者的一些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症状,都是这个疾病的表现,所以强迫患者的治疗,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以调整脑内的生化物质。但同时也要辅以认知治疗。
《脑锁》这样一本书,介绍了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治疗四步骤:简要介绍下,有兴趣者可以去读本书:A,重新确认,B,重新归因,C,重新聚焦,D,重新评价。
重新确认,就是让患者了解到,症状呢,不是我,而是我的强迫症在作怪,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呢,学会那么用建设性的行为来替换,必要时候,辅以药物治疗,通过长期的一个训练之后呢,重新建立一个大脑里面的反应,从而慢慢的,从强迫状态中完全的解放出来。
三:人本主义疗法---代表人物--罗杰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
罗杰斯的观点,与他之前的许多心理学家不同。可以说,之前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之间,更多的医患的关系。医生在治疗中,起主要的作用。
罗杰斯的基本假设则认为:来访者是治疗的首要因素。
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治疗师直接的干预;
罗杰斯说到:如果咨询师能创造一种有利于进行自我觉察的气氛,来访者就有机会觉察他们的各方面的体验,包括情感、信念、行为、以及世界观。当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被接受的时候,就降低了防御的需要,从而敞开心胸。他们不断发现自我中隐藏起来的一些方面。从而打开治疗的大门。
罗杰斯把治疗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治疗关系质量,作为治疗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念例如---“共情”,已经成为当今咨询治疗中,治疗师和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四:最后,我谈谈 “后现代疗法”
当今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呢,真理和事实,不再被理解为一种,客观、永恒,固定不变的事实,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受历史和环境所限的观点,
举个例子来说:以下我们以前耳熟能详的信念已受到挑战,不再是坚不可摧了:
学海无涯苦做舟(兴趣才是一个人学习最大的动力,)
恨铁不成钢(只有通过爱,才能够让一个人改变)
父母肯定都是爱孩子的(这是许多父母用来干扰孩子生活的华丽借口,也是造成许多孩子心理困扰的重要的原因)
明天会更好(明天是否一定会更好?)
日本,有一个 江本胜博士,写了一本这样的书《水知道答案》,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一下,他认为,人类意志可以影响水分子结晶的。如果给水,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让水的结晶出现丑陋的形状。当然江博士的研究目前尚存争议。
回到我们后现代疗法的主题上:虽然江博士的研究成果尚有争论,跟他的观点不是空隙来风,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的实验,也告诉我们,主观现实不能脱离人们的观察过程而独立存在。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论述,也有存在与此类似的某些东西。
社会建构者认为,事实是一种社会的方式建构的,问题存在于社会、文化、政治和相关的背景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人身上。
比如说,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
当人们认为某种问题需要说出来时,问题才真的存在。
又或者: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抑郁时,那么他就处于抑郁状态中。
并且,如果一个人,一旦采用了一种自我定义,就很难再承认与他相反的行为在他身上所起的作用。
正如一个人正遭受抑郁,那么他就很难认识到他生活中的,一些良好的情绪带给他的价值。
日本影片《罗生门》就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故事当中,有多少讲故事的人,就有多少,不同意义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对于讲述他的人来讲都是真实的。
在后现代的思想框架里,故事里的语言及其语言的使用创造了意义。
那么在后现代的谈话心理疗法中,治疗师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相信人本身不是问题,而是,问题本身才是问题。
例如,将某个人视为酒鬼和认为酒仅仅影响了他或她的生活是有区别的。
这种微妙的语言转移可以使来访者感觉到,问题是在他们外部的,个人并不是问题本身,而仅仅与问题有关。
如果来访者把自己本人看做问题,那么就阻碍了他们有效地处理问题。
将问题与个人区分开来可以增加来访者的希望,并促使他们解构老的故事,产生一种更加积极的,治疗性的新故事。
后现代治疗的一些技术包括:奇迹问题、例外问题和客观化问题。
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的贡献主要在于:
不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病理化的诊断,相信来访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更多积极的生活故事。来访者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进步。
在保健时间有限的年代里,人们期望短期治疗,后现代疗法大约只用5次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