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G难道就是一张无线上网卡?

(2009-04-10 13:50:20)
标签:

电信

手机

3g

无线上网卡

日本

    伟大的3G时代已经到来!光荣属于中国电信,属于中国移动,属于中国联通!为了这一刻,全国人民整整等了5年!23次互联网报告告诉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有2.9亿,而手机用户超过7亿,3G为我们带来多么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之际,我们忽然发现,3G应用非常苍白,刻薄地说,3G可能只是笔记本电脑中的一块上网卡。

    我们可以分析出,3G手机上网目前存在六大鸿沟:

    1、市场定向。

    3G在日本十分成功,这基于日本上班族的生活习惯。我们知道,东京上班族的路程人均消耗时间为上下班各2小时,上班首选轨道交通。这些消耗在有轨交通上的无聊时间为3G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土壤。3G应用因设备便捷等诸多因素迅速代替了纸质媒体,占据了日本上班族的“无聊时间”。

    在国内,除北京、上海以外,我们难以寻找到这样类似的案例。我们无法寻找到足够巨大的大量时间可能被手机占用的用户群体。

    2、人机界面。

    狭小的屏幕,永远无法表达出越来越大的电脑屏幕的丰富内容。繁琐、缓慢的录入方式,与键盘鼠标的易用性相差很多。这是手机上网的硬伤。

    在电子商务,狭小的屏体如何展现足够多的产品搜索结果?如何清晰展示产品的图片?

    这个问题,迫使一些运营商也在打着上网本的主意。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前,上网本是很好的折衷方案,中庸之道。

    3、接口标准。

    各式各样的3G设备,各式各样的便携设备操作系统,各式各样的运营商应用接口,这些因素正在阻碍3G应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这种局面非常类似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产业,但是,手机领域的IBM、微软能否幸运地诞生?没有人可以企及。

    4、开发技术。

    至今为止,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还是属于高难度的“活儿”,开发人员稀缺,开发规模较小。前面提到的市场规模、接口标准也在限制着手机应用开发的规模。

    5、收费方式。

    在强势的运营商意志影响下,3G的收费模式必然还是流量(或者包月)计费模式。而互联网的收费模式是两块:运营商收取线路费用;应用商的收费模式为广告、电子商务的会员费、佣金等。

    存在这样一些疑问:

    ·流量计费模式会不会限制应用的发展?

    ·互联网的诸多盈利模式能否成功移植到移动互联?

    ·运营商如何摆脱短信、SP的思维定式?

    ·互联网应用商能否学会在狭小屏幕上的舞蹈?

    分析一下互联网领域的一些行业:例如房地产应用,该领域的用户一般表现为阶段性粘度,在1、2次购房装修之后将对于行业网站逐步失去热情。我们有必要怀疑这类应用通过流量模式难以获得收益。汽车行业与之类似。

    或许,3G应用如果采取流量计费模式,也只有游戏与即时通信可以成功。

    6、内容应用。

    没有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只能是一座数字空城。可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延缓投资商进入这个领域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3G项目仍是智者、勇者与无知者的天地。这是一条先驱与先烈正在行进的崎岖道路。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人发现用3G上网卡上网还是很方便很省钱了!即使3G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用笔记本上网方便多了!(文/梦里秦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