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驱动反思6:汕头还算不算特区?
(2025-02-19 08:41:59)
标签:
财经时评股票 |
广东创新驱动反思6:汕头还算不算特区?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
2008年,省里提出“特区三问”,我负责调研其中一问,即三个特区发展现状评估。为此,我带队去汕头特区调研。
其时,汕头以及粤东西北很多城市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汕头是“特区不特”。
早在1991年我第一次去汕头,还是坐飞机去的。当时就找不到汕头有特区的感觉。
后来,我在省政协的《同舟共进》杂志发表了“地区发展失衡的原因在哪里”一文,专门探讨粤东发展不足的原因。
去年汕头经济增长0.02%,几乎可以说“零增长”。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下降6.8%,第三产业增长5.5%。显然,问题在制造业不给力。
汕头的支柱产业包括纺织服装、玩具制造、化学与精细化工等,呈现的是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其中,纺织服装产业是汕头首个超千亿的支柱产业。
虽然,汕头近年也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希望从传统产业拓展到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争取形成“三新两特一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但是,目前来看,还是主要靠新材料、纺织服装和玩具创意来支撑。没有脱离传统产业为主的发展局面。
问题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珠三角从“三来一补”的纺织、服装、玩具等轻工业已经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占比已经大下降,而汕头产业调整依然缓慢。
当然,说得好听,是汕头与珠三角形成了产业分工;说得不好听,是在珠三角的挤压下,汕头很难有产业升级的空间。
也要看到,汕头建筑业去年前三季度下降27.4%,与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居类消费也很乏力。
有一次,我去汕头做房地产项目演讲。主办方带我坐船到出海口,看到海边全是楼盘,没想到汕头对房地产的依赖度如此之高。
此外,2024年,汕头外贸下降12%,与深圳、东莞等高增长城市形成了强大反差,也说明传统产业受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更大。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定位的汕头,深陷产业转型之困。
如何突围?“揭阳潮汕机场”的名称,既是一种现实的无奈解说,也是一种未来发展的选择之一。即使不在行政区划上调整,三市一体化发展是必须的。同时,把汕尾彻底划归深圳,让深圳得到发展空间,让“省尾国角”全面融入大湾区。
(2025年2月18日)
请DS填词一首(略加修改):
《浪淘沙·汕头特区不特》
浪卷特区舟,潮落云收。
鸥衔旧业几沉浮。
老厂斜阳空照影,锈锁春愁。
粤东同策谋,破壁通途。
新帆欲挂海天流。
莫道风高礁石险,再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