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登庐山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除了去北京考研究生面试,下湖北上庐山可以说是我最早外出的时光。
那一年,我送两对美国法学教授夫妇去武汉大学,穿越了三峡,安全送达。武大赠送我一个红色校徽,这是我的第三个教师徽章,从此我自认半个“武大校友”。
武大还安排我住当时当地最高最好的晴川饭店。这是我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
然而,过三峡时有任务在身,峡谷风光匆匆而过,“千里江陵一日还”。晴川饭店后就归我暑期放假。
于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应景诗意上来,开启一段“文化苦旅”。
第二天,匆匆登上去九江的轮船,找到宋江起意造反的浔阳江口。
小时候看《水浒传》,受作者引导还是比较同情宋江的,大约是有才又受压制就必然造反。
宋江反诗有几个版本。一是说自己“虎落平阳”。自然先是虎,然后才是委屈难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二是想学黄巢。“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黄巢是历史上的大反派,朝廷怎么容得了,这种反诗任何时候都要被封杀的。
三是想学岳飞。“待酒酣时且行,梁山泊上聚义兵。”其实,这只是为造反拉大旗。不过也说明喝多了容易出事,对我等后来爱喝之人也是警醒。
浔阳江口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白居易在琵琶亭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从此我听弹琵琶都有落珠声。当然,难忘的金句浮上心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后来,这些诗句让我等“夜场专家”每每找到共情时刻。
在九江晃荡一天,黄昏光阴,来到庐山下一间小酒馆,点了两个菜,要了一壶酒。才知道江西菜之辣不输一路走来的湖北、四川,江西酒之淡如同醪糟水。
喝得酒来,在一旁购得一本《庐山诗抄》,摇摇晃晃走上山去。眼前浮现“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景象,好在“无限风光在险峰”,轻松上得山来。
老毛在庐山的住处印象不深了,但是老蒋在山上的“美庐”却让我心生感概。为什么两个敌对人物都喜欢这里,不得而知。后来,有搞房地产策划的宣称:“老蒋失去的、老毛得到的,都卖给你!”
这个噱头成功与否不知道,后来有江西人士告诉我,但凡红色之旅是不上庐山的,而是上井冈山。前者主阴,后者主阳。
在庐山还看了一部电影《庐山恋》,在那个不大的湖边,男女主角用英语喊出“I
LOVE
YOU!”据说,这是中国人在那个特殊年代之后第一次敢这么喊,只是还有点犹豫没用中文喊。不过,两人还迈出了那个年代的关键一步,有了改革开放“第一吻”,据说,以前中国人是不能接吻的,组织会批评!
下庐山后,我就北上京城读书,走上了“乱云飞渡任仍从容”的人生旅途。
(2024年10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