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性化”的限外令可能难产

(2013-07-09 13:37:32)
标签:

记者采访

字号

摄像头

所述

轨迹

游戏

问政风暴(13-83):“人性化”的限外令可能难产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限牌试行一年,并开始正式实施了。但作为配套措施的“限外令”却仍然没有下文,主要是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政府已经失去了方向和方寸。各种利益相关方根据自身情况要求“例外”的“人性化”对待,于是区域车牌、长期进城外地车牌、外地公务车牌等等都可能让“限外令”无法真正实施,哪还限什么牌?

 

怎样识别“长期进城的外地车”也是“限外令”的一道坎

2013年07月09日金羊网-新快报  

  哪些是“长期进入”,哪些是“临时进出”——电子眼“傻傻分不清楚”

  采写:新快报记者 牟晓翼

  限外令”作为“限牌令”的配套措施,必须尽快出台,而且最好就是“一刀切”的形式,附加了太多的额外规定,反而更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彭澎

  “适时对长期在本市指定区域或路段使用的非本市籍中小客车采取区域错峰出行交通管理措施”是《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中涉及“限外”的一个要点。要将长期进入广州的外地车和临时进出广州的外地车加以区分,对前者予以指定区域和指定路段在规定时间限行的限制,而对后者不作任何限制,那么所能依靠的唯一手段,就是交警部门的电子监控设施。

  然而昨日,有内部人士向新快报记者透露,即便广州的电子监控设施已有超过60%以上更新换代为可识别车牌号码的新型电子警察,但对于“长期”和“短期”的准确界别,暂无能为力。

  电子眼仅能“读”车牌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全市目前拥有交通违法类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设备千余个,其中绝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自2008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开始,交警部门为了适应亚运期间单双号限行措施的需要,开始引进带有车牌自动识别的新型电子警察,自此以后,不仅新增电子监控设备全部为新型电子警察,原有的老式电子警察也正在逐步替换之中。目前,全市约有60%的电子监控设备,替换为了新型电子警察。

  新型电子警察集电子眼抓拍和视频监控功能于一身,可以同时实现识别车牌号码比对“黑名单”、抓拍压线、抓拍闯红灯、抓拍超速(分为拍摄车头和车尾两种)、抓拍乱停乱放(视频监控中拉近镜头至车牌清晰可见时拍摄照片)等多种功能。

  而其中识别车牌号码功能,绝非拍到车牌可自动显示是“长期”在广州行驶还是“临时”出入广州车辆的意思,记者曾在交警监控室内亲眼见到,所谓识别车牌号码,其实就是它的“字面意思”:将拍到的车辆的车牌号码,转换为文字形式显示在系统中而已。亚运期间,交警为车牌尾号设置了单号、双号的分类,使得车牌号码被抓拍到后,可以自动与数据库进行比对。而到目前,这项功能的扩展也只是到了建立起一个违法“黑名单”库,电子警察发现录入库中的嫌疑车辆时,可以自动报警。

  准确辨“长短”耗人费时

  既然电子监控设施无法界别“长期”与“临时”车辆的不同,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昨日,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工作若要实施,其主要操作单位将涉及到街道、交警、公安等多个部门,十分繁琐。

  首先,需要把交警部门的车管所机动车登记系统,连通公安机关的户籍和身份信息系统,互相进行比对,确定名下有外地车牌的人中,有谁的工作地址、居住地址或者二者皆有的,是在广州本地。这样可以初步确定,有在广州市区内用车需求的外地车的数量和所有人。

  其次就是利用电子监控系统,对这些车牌号码进行长时间的监控,对于经常出现在系统中的车辆,需要研究其行驶轨迹和出入时间,确定是否在指定的限制区域或限制路段出现;而对于没有在系统中出现,或偶尔出现的车辆,则需要通过交警部门或街道部门走访,确定车辆的使用状况,是否已经迁移出广州使用或租赁、借给他人使用。

  如此一来,要建立一个大致准确的“长期”车辆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之外的,在广州市区出现的外地车牌,可以基本断定属于临时出入广州的车辆。但这个数据库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对于有长期闲置不开的车辆、非广州市市民名下车辆长期租借给广州本地市民使用等等情况,都会成为漏网之鱼,重新界定又要耗费大量时间。

  “一刀切”也会有人漏网

  另一方面,即便“限外令”公布时取消了“长期”和“临时”的界别,改为所有外地车均“一刀切”的形式,未来以电子监控抓拍为主的主要处罚手段,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这主要是由于全国交通违法信息网络共享的进度缓慢所致。

  直到去年2月份,全国仅有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湖南、重庆、云南、甘肃、贵州、四川、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广东、青海、新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违法信息可以共享,而与广东相邻的广西,并不被包含在内。这也就是说,如果你驾驶着一辆广西“桂”字号牌的外地车,在规定时间闯入了广州的限行区域,虽然会被电子监控抓拍,但这个违法记录只会留在广州,传送不到广西的上牌地,车主不但可以逃脱罚款和记分,回到当地年审时也不受任何限制。

  分辨外籍车辆属于“长期”或“临时”进入禁行区必需步骤

  1  将车辆登记信息与户籍身份系统合并比对,确定外地车数量。

  2  通过电子摄像头监控“认出”外地车,追踪其行驶轨迹及进出广州时间。

  3  没有录入系统的外地车,通过人工走访,确定车辆的具体使用情况。

  ■专家观点

  配套“限外令”最好“一刀切”

  至少操作便利,无漏洞可钻

  “去年底,珠三角年票互认因‘限外令’而推迟,我们都以为那时‘限外令’即将出台,但却没有;今年年中,经过数轮征求意见之后,‘限外令’听证会也召开了,至今仍然没有推出。这就说明,决策部门的心态十分矛盾,思维有些混乱。”昨日,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限外令”作为“限牌令”的配套措施,必须尽快出台,而且最好就是“一刀切”的形式,附加了太多的额外规定,反而更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我们要承认,广州是省会城市,要考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而所谓的长期在广州路面行驶的外地车车主,应该大部分是在广州投资、做生意的外地人士,他们为广州经济盘活也作出了贡献,也要考虑对他们的影响。”但是“限牌令”既然已经实施,而且为时已经一年,“限外令”再不推出,伤害的将是十数万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摇号竞价,花费高昂成本拿到指标的广州市民,同时,去佛山买车上牌的人数还将会有增加,“‘限牌令’最终将变成一纸空文”。

  彭澎认为,目前“限外令”未出,一些配套措施反倒先有耳闻:计划推出的“区域号牌”措施,乍看属于“限牌”和“限外”之间,“但如何管理?没有了下文”。

  对于外地来穗公务车、在穗经商车辆,也考虑发个“特殊号牌”,是在原有车牌上做标记?还是额外发放一块车牌,像港澳车那样一车挂两牌享受“豁免权”?“还是没有明确。”彭澎表示,最重要的是媒体之前热炒的“长期”和“临时”车辆将被区别对待的规定,“从实际操作来看,几乎没有办法实现”。

  综上所述,彭澎认为广州“限外令”如要实施,最好就是“一视同仁”的“一刀切”形式,“至少在操作上十分便利,不会留下漏洞可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