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特区、开发区有什么区别?
(2012-10-19 02:55:58)
标签:
新区南沙优惠政策杂谈 |
问政风暴(12-128):新区、特区、开发区有什么区别?
彭澎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在我看来,什么新区、特区、开发区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因为特区政策已经不特了,开发区也没有太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而当初浦东新区的设立就是参照了特区的做法,现在,新区也是“一区一策”,没有法定的新区与特区、开发区的区别。因此,南沙新区更多不是以优惠政策为豪,而应该是以改革为指引。
企业去留新区须看自身定位
2012年10月17日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许琛
南沙新区出世让一些企业纠结: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有什么不同?且听专家怎么说———
昨天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南沙新区未来发展的大幕已然拉开。
然而,“国家级新区”这一概念,仍让不少市民蒙查查。究竟“国家级新区”与“新区”的区别在哪?和“开发区”又有什么不同?对企业的未来而言,应当选择怎样的“区”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学者,不少专家也对“国家级新区”的界定表示“不太清楚”。
南沙货真价实 是国家级新区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并介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明确提出,南沙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五大新区后第六个国家级新区。那么,早前媒体曾报道的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甚至包括陕西西咸新区,都曾被称为国家级新区。究竟该如何界定“国家级新区”,新区与新区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
事实上,“现在全国叫新区的肯定有几百个地方,比如深圳的光明新区也叫新区。”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在他看来,国家级新区一定是国家层面有文件批复的,“在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的规划文件里,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国家批复,所以应该不是国家级新区”。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林生也说,国家级新区的规划需要国务院批复,由国家各部门管理,新区面积要相对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和拉动作用。但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究竟算不算国家新区,他也“不太清楚”。
暨南大学胡刚教授的观点却与彭澎相反,他认为,深圳前海新区和珠海横琴新区分别与香港和澳门合作,“涉及港澳合作的,一定需要国家层面通过,所以也可算得上是国家新区”。只不过,由于珠海和横琴的面积小,经济发展辐射作用没有南沙新区这么大,所以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横琴和前海应该是国家新区,但不是国家级新区”,胡刚说。
而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则直言:“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什么叫做国家级新区,估计就是一种行政上的命名吧,我不太欣赏这种命名。”
开发区或新区 一区一策难比
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来看,国家在财税、金融土地、海洋以及对外开放方面均给予南沙新区优惠政策。但具体于企业而言,究竟该选择在“国家级新区”发展,还是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宏图?“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有什么不同?
目前,广州市有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和开发区就类似公共交通道路上的黄线和白线,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名字上的区别,是文字游戏。”彭澎说。在他看来,无论是新区还是开发区,都没有统一的政策,“不是说成为新区就一定能获得怎样的优惠,现在都是一区一策,没有统一标准”,彭澎说。
企业选择去留 须看自身定位
彭澎说,我国最早设立的是经济特区,随着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逐步减弱,变得“特区不特”,后来则提出成立新区。他说,最早成立新区时,就是要成立“新时代的特区”,“因为经济特区承担着与境外联系的海外特殊使命,而新区则没有这项任务,可以说,是模仿了特区政策成立新区的”。因此,彭澎认为,无论是特区、新区还是开发区,都仅仅是命名而已,最根本的还是要看该区究竟有何具体政策。
周林生则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功能性区域,而国家级新区是综合性的,比如南沙新区,承担的就不仅仅是经济技术方面的任务。胡刚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说,开发区也是国家层面批复的行政区,侧重于技术经济方面的优惠,引进企业搞生产。在他看来,企业最终选择去新区还是开发区发展,具体要看自身的企业性质。“比如高端智慧业可能更适合选择南沙新区,而高科技企业则更适合于开发区,也就是选择对自身企业有着更多优惠政策的区。”胡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