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不分是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本
(2012-08-12 01:31:12)
标签:
彭澎观鹭台流花湖公园新快报杂谈 |
热焦点评(12-171):公私不分是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本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公园里的确餐厅过度使用路灯,多少有一定的招徕顾客和打广告的效果,但可能也太过于浪费,也可能影响到公园的公益性。因此,问题一是公园里该不该建商业服务项目,这在几年前就讨论过;二是商业广告用途可否与公益性质冲突;三是除了园方,谁业监管,市民有无话语权!
园方坦承监管失职 24盏路灯拆留10盏
2012年08月10日新快网
■前日14时许,工人们正在给小花圃复绿。
《流花湖公园一花圃30米内装了24盏路灯》追踪
■采写/摄影:新快报记者罗琼实习生吴津津
流花湖公园小花圃半圆周长不足30米,却安装了24盏路灯。此事经新快报报道后,前日公园管理方已经协调路灯的建设者观鹭台酒家进行拆除,24盏路灯仅保留10盏。公园管理方坦承路灯建设并没有经其正式审批,存在监管失职。
密集建灯方便食客观景
位于流花湖公园西侧农趣园旁的小花圃,于今年春节后建成。日前新快报记者扫街发现,小花盆的半圆周长不足30米,却安装了12支路灯,每支均有2盏20W的白炽灯(共24盏路灯)。有游玩市民不解:平均隔一米多一点就有一盏灯,如此密集是否过于浪费?
据公园管理处介绍,路灯是上个月新装的,由观鹭台酒家投资建设并负担电费维护等支出。据了解,观鹭台酒家一直租用流花湖公园西侧的场地进行营业。由于西侧的农趣园及盆景园每日17时30分就闭园,而酒家则营业至晚上10时30分,为了方便晚市食客安全观景,于是便在小花圃内建灯。
公园方坦承,对于酒家建灯一事只是达成了口头协议,并没有进行正式审批,公园存在监管失职。
复绿工作前日已经完成
前日14时,新快报记者回访小花圃发现,路灯的数量已经从原来的12支减至5支。半圆形的花圃上留下了移走灯后的水泥墩,两个工人用电钻把这些水泥墩铲平,并运走铲下来的泥沙,然后由其他工人把湿润的泥土覆盖上去并种下灌木。
公园方表示,迁移路灯的工程由观鹭台酒家负责,公园负责监督施工和施工后的绿化任务。据了解,全部复绿工作已经在前日17时完成。
观点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慎用公共资源为商家做广告
小路灯却折射出大问题——公园里的灯,怎么建才合适?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专家以及相关部门。
市民黄先生认为,广州许多道路很缺灯,即使是公园也会有一些照不到的阴暗处,为什么不“分拨”一点光亮给它们呢?而市民张小姐则认为,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具体也需要落实至每一个细节当中。“路灯是酒家为了方便食客而设置的,但方便的同时应该也考虑一下节约,电费不管由谁承担,这都是一笔支出。”她说。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的园灯建设和照明要求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基本原则是根据地势环境及人流量,宜多不宜少、宜亮不宜暗。此外,按照《广州市公园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园灯并非园林建筑小品,只是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因此不需要进行审批。该负责人表示,一般建成的园灯均会根据游客需求进行整治和改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花圃路灯既然是由观鹭台酒家负责建造的,那么路灯就属于商业性的用途,起着为观鹭台酒家打广告的作用,其次才用于照明。他指出,公园存在经营性项目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路灯毕竟是建在公园的花圃里,这也是使用了公共资源为商家做广告,要慎重衡量各种关系。同时,作为广东省节能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彭澎也表示无论任何建设均要将节能环保纳入考虑范围。
算一算
减少路灯能省多少钱?
●成本节省:4900元
路灯(包括灯泡)造价:700元/支;12支灯总造价:8400元;5支灯总造价:3500元
●电费节省:416.1元/年
商业用电:1.0178元/度,按一盏20w的白炽灯,每天从18时30分至10时30分开灯计算;24盏灯一年电费:713.3元;10盏灯一年电费:29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