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建国际金融城 弥补现代服务业短板

(2012-05-12 21:54:08)
标签:

广州

国际金融城

现代服务业

区域金融中心

短板

房产

问政风暴(1236):广州建国际金融城 弥补现代服务业短板

彭澎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建国际金融城不仅对本地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也引起了其他地区的关注。毕竟广州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这些年来进展不大,重振期货业、建立地方债和的企业债发行中心、设立科技银行等等多项措施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效,而保险业还有些总部撤离。

    继建设金融一条街之后,又提出建设国际金融城并从两区扩大到三区,更多的仍是“物理意义”上作为,如没有国家认同的一些新的因素进入,广州金融中心这个短板仍是整个现代服务业中令以纠结的领域……

 

广州建国际金融城 弥补现代服务业短板

2012-05-11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张李源清

  继打造金融一条街规划出台后,广州市规划局官网正式发布开启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再次显示广州将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决心。

  城市中轴重启东进之路

  从北往南,贯穿天河、海珠、番禺三区,被誉为广州的第三条城市中轴线的珠江黄金岸线,既包含撬动GDP的现代服务业,也有创新发展的教育产业和绿色生态环保产业,而备受关注的广州国际金融城正好位于珠江黄金岸线的东部重点打造区。

  根据广州市规划局目前发布的信息,广州国际金融城范围内用地面积达7.5平方公里,岸线6.8公里长。以科韵路为界,以东即是金融核心区的起步区,拟将建设金融论坛、金融服务中心、金融博物馆等;以西便是广州国际金融城西区,金融服务的设想,将建起450米高地标,其高度已经赶上了广州塔塔身的高度,东区则将建400米高的地标,与广州塔、西塔等珠江新城的高楼遥遥相望。

  其实早在2011年底,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规划就已然呼之欲出,官方表示旨在重点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和地区分支机构。

  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直接面对广州现代服务业中的短板。所以如果成功,对于广州城市地位的提升意义是非常大的。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国际大都市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提出的设想,几经变迁,近年转化为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方向,而东进、南拓、北优、西联以及中调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方针之中,广州国际金融城、第三条城市中轴线和珠江黄金岸线三大规划理念,可使一度冷却了的东进之路走得更远、更坚实。

  不难想像,这里又将成为广州未来GDP的又一增长极。

  内外交困引擎启动不太容易

  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看来,广州发展国际金融城绝非偶然为之,因为未来国内一线城市的竞争核心正在于,谁拥有了金融的话语权,谁就可以成为领军城市。

  宋丁认为,相比北京、上海,曾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在中国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中,原本应该是有自己独特地位的,但在金融发展的链条上,却恰恰遭遇了深港这个大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力阻拦,导致金融业在国际化这方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深圳依托近香港的地理优势和国家特区政策,发展相当迅速。相比其他一线城市,金融总规模偏小,但在内地城市中,市场化是最高的。尤其是最近的前海,动作非常之大。这些都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位于珠三角的深港连锁的金融板块,在国内没有人能替代它。而这样一来,广州就显得尤其尴尬了。

  彭澎也认为,广州现代服务业各种业态中,区域金融中心功能受到港深的制约非常大,虽有实力但是缺优势。

  广州前有发展期货市场为重点,后有拟发展地方债企业债市场以及科技银行等设想,都没有重大突破,缺乏大银行总部、缺乏金融新型衍生品的发行权等等都是不利条件。现在开发的国际金融城应该算是广州城内发展金融功能最为集中的大型地块。所以其实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而彭澎的忧虑还在于,目前广州出现多个金融中心功能区,这样容易造成用力不均、过于分散,显然也会使国际金融城缺乏一些强大的支撑。

  突围而出世界工厂不可弃

  看似陷入困局的形势下,国际金融城还能做些什么?到底是存量的调整还是增量的引进,发展定位显得至关重要。

  这些其实跟广州城整个定位都要联系起来,因为在广州整个现代服务业中,金融这块是短板,深圳、香港本来是广州很好的城市群组成部分,但他们多少削弱了广州的金融功能,所以国际金融城到底要什么样的机构进入,值得多加商榷。

  那么,国际金融城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重点就在于广州是否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抉择定位。

  其实广州不用一味地强调国际金融的地位,因为这要考虑到未来国家在金融战略总体中,对各个城市大的定位,比如人民币离岸中心、国际债券发行等等,这些广州都不占优势,所以广州要建金融城一定要有特色。

  与目前有关部门拟定的发展总部的规划不同,宋丁认为,接受世界工厂的定位不失为一种突围之道。

  如今珠三角很多大型生产企业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广州无疑是这个世界工厂的轴心。因此广州不应该直接通过金融对应国际化,而是要以珠三角不断升级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中小民营金融资本这两块做起步,来对接国际化。

  的确,从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来看,广州一季度的工业经济数据让人颇有些尴尬。不过,不论是官方还是业界都表示,数据低迷背后的企业间此起彼伏的转型升级大潮才是关注重点,而转型升级的背后又牢牢以使用高新技术和注重环保为抓手。

  只要盯住珠三角实体经济这一庞大的产业盘子,让它从低端到高端,从劳动力向资本、金融发展,把广州金融体系的重心和战略放到维护实体经济上,将来一定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宋丁坚信,这样打造的广州国际金融城不仅会有很特色,而且将颇具规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