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琶洲开发新一轮热点珠江新城土地出让 |
热焦点评(11-255):南站不行转战琶洲是妙招!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土地出让计划可能完不成,南站推地得不到市场认可,虽多少与大环境有关,但如果真有靓地,有些开发商还是会忍不住手痒的。于是,南站推地不顺,琶洲就粉墨登场了。
琶洲两年内推12地块
摘要:随着琶洲建设现场会的召开,琶洲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骤然升温,未来十年看琶洲。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日前在琶洲开发建设现场会上强调,未来十年,广州要把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推动琶洲地区开发建设上来,把琶洲打造成广州下一个十年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的亮丽新名片。
鸟瞰效果图。
广州计划两年内“卖完”A区、B区土地。
随着琶洲建设现场会的召开,琶洲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骤然升温,未来十年看琶洲。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日前在琶洲开发建设现场会上强调,未来十年,广州要把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推动琶洲地区开发建设上来,把琶洲打造成广州下一个十年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的亮丽新名片。南都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琶洲的出让计划正在呈批,琶洲A区、B区尚有未出让的土地12宗、面积0.17平方公里,这12宗用地计划2013年前出让,土地出让收入预计65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广州还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琶洲土地开发。
今年成功出让七宗地块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琶洲已经先后成功出让了七宗商务办公用地,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出让楼面地价约在6000元/平方米。特别是在年底土地出让市场整体低迷、火车南站地块大规模取消出让的情况下,琶洲推出的地块却能多次“化险为夷”获得市场认可,避免了无人竞买的尴尬结局。
琶洲岛自西向东分布有A区-总部经济区,B1区-国际会展区,B2区-总部经济区,C区-文化旅游及研发办公区四个功能片区。今年以来出让的琶洲地块,主要分布在琶洲岛的A区和B 2区,这两个区域的特点正是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总部“筑巢”于此,打造广州国际商贸的中心门户区。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和广东钢铁集团已经选址琶洲,今年又有广铝集团、星河湾、欧派家居等知名企业进驻。
未来可“卖地”百万平方米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自1998年广州市启动琶洲开发建设以来,市土地开发中心供应会展中心、总部经济和其他经营性用地20宗,用地面积1 .4平方公里,收取土地出让金94亿元。
目前,琶洲A区、B区尚有未出让的土地12宗、0 .17平方公里。其中,总部经济用地9宗、0.14平方公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表示,剩余的这12宗用地计划2013年前完成供地工作,土地出让收入预计65亿元左右。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目前正在制定琶洲土地出让的计划。
但上述地块并不包括琶洲东部定位为文化旅游及研发办公功能区的C区。据了解,减去已经出让的地块,琶洲还有103 .2万平方米土地(约合1平方公里)未出让。
将启动闲置土地调查程序
以前珠江新城在开发过程中曾面临开发商囤地拖延的现象,土地卖出去好久仍在晒太阳。如今为了防止琶洲开发出现类似拖延问题,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还特别强调地块要如期建设。对于已出让但开发进度不理想的地块,在督促无效的前提下,将启动闲置土地调查程序,约束总部企业尽快实施建设。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表示,下一步将成立琶洲开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琶洲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保障以一流水平推进琶洲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广州将探索“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将能市场化的尽量放给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琶洲土地开发。
■建议
最好不要为了赚钱就大开发,为了容积率就放弃原则,最后就搞太多建筑。琶洲开发应突出滨水特色,琶洲岛的尖角应该保留下来,新区的绿化应有节点而不是单纯的绿化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目前万亩果园的开发和定位显得并不理想,这里不仅仅是农业功能和生态公园,在保护其生态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其城市功能,这里相当于城市的中央公园。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
■规划
集中布管线减少二次开挖解决水浸街绿地可以蓄水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琶洲地区开发建设标准体系仍在修改制订中,这也将是广州九大功能区开发建设的首个标准体系。其中很多方案都将直面解决水浸街、垃圾围城等城市建设的“顽疾”。
新的标准体系将建立琶洲市政设施协同管理机制,综合统筹地区道路、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禁止相关市政管网私自开挖道路建设。在综合管沟集中规划布置各种管线,减少二次开挖。
为了防治水浸街问题,琶洲岛预计新建雨水管网81公里,将利用下凹地形建成大小不同的景观绿地,雨季作为雨水调蓄池,可削减洪峰流量,净化雨水和减轻雨水对排放水体污染的功能。同时,在路面和人行道使用透水材料,减轻市政排水系统压力。
在解决垃圾处理方面,琶洲提出将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鼓励企业、家庭处理废弃物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针对建筑工程垃圾、城市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还将制定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再利用的专项补贴。
■前瞻
珠江新城开发收官下一个焦点是琶洲?
专家认为其地处中心城区,比“卖地”遇冷的南站更有吸引力
从地图上看,琶洲地区沿珠江自西向东舒展排开,这片区域总面积达到9 .8平方公里,比珠江新城的6平方公里要大出60%。经历13年的开发,琶洲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至少隔江对望的珠江新城在过去十年中才是城市真正的焦点。如今珠江新城最后一块地已经在去年卖出,珠江新城开发的收官正在为其他区域带来新的机遇,广州也正在寻找新的重点功能区作为下一个开发聚焦点。
号称密度最低CBD地区
在政府部门看来,琶洲区域拥有比珠江新城更值得期待的空间和前景。在今年举行的土地出让推介会上,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将这片区域概括为“广州密度最低的城市C BD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广州启动了包括白云新城、员村琶洲、火车南站、白鹅潭等9大重点功能区的土地储备和前期开发,一时间全城开发亮点纷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琶洲开发建设现场会释放的信号已经表明,政府对于重点功能区的开发是有所侧重的,显然琶洲将在近期内获得比其他重点功能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袁奇峰:“卖地”别零敲碎打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分析指出,此前南站的土地出让进展得不是很顺利,因为楼市低迷,开发商拿地都更加谨慎,而土地出让的焦点回到条件更成熟的中心城区,琶洲显然更有吸引力。而且琶洲跟珠江新城比起来,环境更开阔,配套的硬件设施也更完善。彭澎还特别强调,琶洲开发一定要控制住容积率,否则会影响琶洲的整体风格。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认为,目前除了土地市场低迷,实体经济前景也并不乐观,因此琶洲开发总部经济的设想仍面临很大挑战。他建议琶洲开发要更从容一些,不要急于把地块都“零敲碎打”卖出去,否则今后即使有机会也无法在琶洲做更大的“文章”了。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王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