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不是步行街越多越好
(2011-12-01 23:48:45)
标签:
沙面南街步行街限行商业街人车分流房产 |
热焦点评(11-251):一个城市不是步行街越多越好
彭澎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步行街是文化诉求,还是商业诉求?这决定了步行街的用途。如果是商业需要,则要服从于商业人流、车流的组织;如果是文化需要,则更多考虑市民、游人的休闲、放松、购物等。前者主要实现人车分流,后者还可在街边摆餐桌、咖啡座。
沙面限行仅限周六周日
2011-12-01 羊城晚报(广州)
|
|
周六日沙面限行图
蓝色是部分时段限行红色是全日限行
黑色是限行时间的规定行车线路李春暐/制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暐 何裕华 林园
事态进展
12月24日,荔湾区沙面南街将变身步行街。11月23日,本报独家报道沙面街“步行化”推进时间表。日前,沙面街道办发布公告证实了该消息,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步行化”目前将处于“试行阶段”,持续时间为两年,街坊们将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检验”。
贴士
记者了解到,在《关于调整沙面岛交通组织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发出后,公众可以在2011年12月8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将意见以电子邮件发至:lwsmj6820@21cn.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中山七路328号荔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邮政编码:510145),并在信封上注明“沙面岛交通调整通告征求意见”字样;
3.致电81215631、81216817,联系人:马先生、庾小姐。
周末禁车,试验两年
记者从荔湾区政务公开网站看到,11月28日该区正式发出《关于调整沙面岛交通组织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内文提及,12月24日起,沙面岛采取“沙面南街二街以东路段于周六、日定时实施步行化”试行模式。该规定试行两年,条件成熟后,实施全岛步行。
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步行化是为执行《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详细规划)》中关于“沙面远期将实现全岛基本步行化”的规划,加强对沙面历史文物单位的保护,改善岛内交通环境。因此,荔湾区政府通过考察论证,委托专业机构就沙面岛交通组织调整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制定步行方案。
公告介绍,自2011年12月24日起,沙面南街(沙面二街以东至东桥路段)于周六、日9时30分-22时期间实行机动限行管理,途经车辆需按照有关交通指示绕道通行;沙面二街全日南往北单行;沙面大街(四街以东路段)实行全日机动车限行管理,所有机动车辆凭证进出。该规定试行两年。
试行期间,执行紧急任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特种车辆不受以上限制。对违反本通告规定进入沙面岛及驶入上述路段的机动车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东桥开放,自由通行
“整个情况将与五一期间‘试行期’一样。”11月30日,荔湾交通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唯一不同的是,根据试验情况,五一交通测试期间有所限制的沙面东桥可以自由通行,而沙面北街延续由东往西单向行驶。
记者注意到,这次计划限行的路段并不影响岛内白天鹅宾馆、沙面街道办、玫瑰园、使馆区的停车场及沙面北街停车区,也并未涉及白天鹅宾馆引桥等地段,车辆还是可以经过引桥进入白天鹅停车场,自由出入。
“辖内单位和居民的意见正在普查,还没有结果。”沙面街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之所以计划局部、限时步行化,也考虑了辖内办公单位较多的现实因素。“周一到周五都是正常,应该不会影响这里的秩序。”
早在五一“试验”期间,相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就提及,沙面有省外办、广东海关、广药集团等多个单位,车辆众多,而岛内面积十分有限,停车场每天都是车满为患,但是,在岛外目前还缺乏大型停车场等公共配套建设,因此不可能一下子要求全部步行。这次的方案出来,很多人都舒了一口气,“这次初步设计的做法,比较符合实际。毕竟周末单位都不上班,岛内车辆相对少,而且限行的主要是小部分路段,影响估计不会很大。”
声音
沙面南街的步行化,是在整个城市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有着深厚的历史、鲜明的个性,如何在文化和经济、社会效益间取得平衡,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由于整个试运行期将长达两年,街坊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检验”。对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市内著名学者,以作各方参考
如何设步行街
应根据文化承传而定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宏烈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烈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广州市正在规划中的数条步行街,他认为,城市步行街推广计划,应该根据街区的文化传承与功能而定,不能套用同一个模式。
“沙面则应该不要作过多的改动。”杨宏烈称,沙面作为一个现成的游览区,本就不应进车。“这是一个展现特有文化风情的地方,是市民游客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不应该成为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而且,商店都不要设立太多,让那些记录着这小岛历史的旧使馆、旧银行静静地待在原位,让人们去体会感受和慢慢了解。
路面资源稀缺
步行街并非越多越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就认为,步行街越多越好是认识误区。
对于市内“蓬勃发展”的步行街扩展计划,彭澎并不赞同。“如果要满足‘步行’的需要,许多大商场,特别是地下商场就可满足。步行街可以有,但不是越多越好。在哪些地方建,需要经过全面论证。”
彭澎指出,各区政府热衷于建步行街,与其想把周边商业带旺。“广州交通拥挤,路面资源稀缺,建步行街要慎之又慎。”他表示,我们所建的步行街,与西方的不同。“在国外,步行街有相关的配套设施,供市民做休闲用,供市民喂喂鸽子。我们的步行街就是购物,商业气息是最主要的。”
新规定由12月24日起试行两年,欢迎街坊提意见
李春暐、何裕华、林园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