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分入户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2011-11-05 23:40:31)
标签:

广州户口

积分入户

外来人口

社会服务

积分捐款

杂谈

热焦点评(232):积分入户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彭澎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题外话:由于“僧多粥少”,积分入户有名额限制,只能采取“择优录取”的办法,以分数说话,多少体现一点公正公平公开。

由于积分大多与学历、财产有关,因此,有人提出可否通过多做社会奉献来增加积分。这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但即使如此,也只是增加了积分的难度而已。因为名额只有这么多。

3000万外来人口,虽然不是都想入户,但理论上每年不到2万人名额,全解决得上百年。因此,从东莞的情况看,入户并不是所有外来工的要求,而急切的是子女入学、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的申请门槛、社保的覆盖和转移等,这些公共服务提供了,户口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因此,积分入户只解决少部分人的问题,大多数人还要靠均等化的市民待遇才更实惠!

 

积分入户社会服务项目少 民间志愿活动或加分

2011-11-02 信息时报

 专题撰文 记者 吴瑕 李楠楠 实习生 张松源 

  广州第二批积分入户申请截止,8000人抢2000个入户名额挤爆头,有申请者更要依靠突击捐款来增加积分博入围。昨日报道出街后,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强烈关注。对此,有专家建议,政府在设立积分项目时应更加公平公正,给予更多方式及渠道来肯定申请者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而相比广州的申请火爆,外来人员集中的东莞积分入户却遇冷,同样引起了关注。有专家分析指出,积分入户只是解决一个身份上的问题,让外来人口逐步享受到城市福利才是最终的解放方法。

  民间志愿者也可申请积分认证

  我在民间慈善团体做了多年的志愿者,就因为该组织规模太小,没有备案,更没有登记服务时间,所以没办法获得积分。昨天信息时报的报道推出后,微博上众多网友纷纷转载并评论,更有网友大倒苦水。“@亲爱的微微留言说,从07年来到广州工作开始,她就在一个收留流浪宠物的团体做志愿者,却因为没有申请志愿者团体的备案,而无法申请到志愿服务的积分证明。

  记者昨日从团市委下属的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获悉,该中心以志愿时系统为基础,编制《广州志愿者服务时间登记管理办法》,已经对全市志愿者服务时数信息化统计进行了规范,依据志愿服务时数提出志愿者激励表彰机制,同时,外来人员志愿服务积分入户的认定工作也将有望常态化管理。

  对于未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的民间志愿者团体中的志愿者,有积分入户需求的,也可以向指导中心提交原始的志愿者服务管理登记资料,并提供能够证明服务时数的证明人和证明机构,经指导中心的专人复查后,也可以认定其志愿者服务时数。该中心有关人士表示。

网友关注积分捐款如何使用

  昨天在微博上,网友们普遍关注的还有这些为了积分而捐出的善款如何监管的问题。微博网友“@草根百姓宝贝质疑说,既然是积分为什么跟慈善扯上关系。慈善的目的是什么,积分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这样下去,又多一条腐败触角伸向外来工的心。网友“@小宇Louisa”则提出疑问:一下子慈善机构就多了200万元的进账,真想知道这些钱会被用于何处?

  对此,市慈善会的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下阶段将继续做好农民工积分入户慈善捐赠积分认定工作,同时借助慈善捐赠积分入户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慈善项目的宣传。申请者选择在慈善会一次性捐款的,可以指定相应的捐赠对象或捐赠项目,而捐款者也可以通过市慈善会的网站查询到每一笔项目的支出和用途。

  见义勇为也应纳入加分范围

  政府对于农民工积分入户中社会服务加分项目的规定,总体来说是好的,引导人们关爱社会,关爱身边人。对于有部分申请者通过突击捐款的方式来争取加分的做法,华南理工大学理论部教授谈方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要是投身公益慈善,就不应苛求其动机与目的。

  不过,谈方也建议,在下一阶段的积分入户中,政府部门应对积分项目作出相应的调整,使社会服务的评分项目更加公平、公正。比如见义勇为的行为,经权威部门作出认定后,也应纳入加分项目,此外,志愿服务的认定也应将有资质的民间志愿团体纳入进来。谈方指出,政府应通过积分入户的政策,进一步宣扬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社会精神,更加公平宽泛的公益评价标准,有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建设。

  对此,省人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赵广军也表示,目前广州市内的志愿者、义工团体众多,也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在校学生和企业白领等。其实,正规的志愿者团体,都可以到团市委的志愿者协会或市义工联秘书处进行登记备案,这样组织内的志愿者就可以获得志愿服务的认证加分,这样也是对志愿者的一种保护和肯定。

 链接

    积分入户东莞广州冰火两重天

在东莞做生意已有30年的外来人员李先生,其积分足以申请入户,但由于他的儿子已经有了广州户口,所以他觉得入不入户东莞已经无所谓

  广州火爆:市民待遇诱惑很大

  上月31日,是广州第二批积分入户申请的截止日期,有人凌晨两点就守候在越秀区的受理窗口,霸头位尽快递交申请。根据预测,本次递交申请的人数有望达到6000人,加上第一批继续轮候的2000多人,争夺第二批2000个入户名额的竞争比例将达到4:1,比首批申请人的竞争更加激烈。

  广州的积分入户为何如此火爆?户口网的积分入户专家余梁指出,与多数实施积分入户政策的珠三角城市不同,广州并未在全市推开积分入学的政策,仅番禺区试行。没有了曲线救国的办法,希望在广州扎根发展的外地人,只能通过积分入户,来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

  此外,根据广州的积分入户政策,申请人可通过房产、单位集体户口或者亲戚朋友搭户等三种方式落户广州,而一旦顺利入围入户名单,申请人将享有和普通广州市民一样的市民待遇,子女能够就近入读公办学校、父母能够迁户而享受长者的各项优惠等等。余梁表示,作为省会城市,广州地区的外来人口学历水平普遍偏高,而且对城市的认同度也高,很多都抱着会在广州做十年以上甚至一辈子的考虑,因此想尽办法落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东莞遇冷:入户不等于能入学

  和广州今年第二批放开2000个名额,报名时间也仅有3个月相比,东莞的积分制入户限制使得申请者更为从容。但记者昨日采访得知,政策放松后并没有受到新莞人的热捧,从某种程度上和广州的大热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前日上午在莞城区新莞人服务中心看到,来这里咨询办理积分登记入户的新莞人的寥寥无几。据之前有媒体报道,截至10月份,全东莞仅有3000多人申请并合乎入户条件,加上随迁人员也仅达到6000余人。

  对于东莞积分入户遇冷的情况,家住莞城的新莞人刘前进总结了八个字,门槛不低,好处不多。他表示,东莞外来人口中绝大部分都是打工一族,学历普遍都不高,在以学历为积分入户指引的政策下,高中学历以下的基本无优势,如果还没有房产的话,基本达不到入户的积分要求。

  而即便积分入户后,在刘前进看来诱惑力也不大,如果没有房产,入户后只是挂在一个虚拟的集体户口上,没有一个具体的落脚地,也同样享受不到当地的有些优惠政策。解决小孩入学问题,这是广东外来人口挤爆头申请入户的最大动力。但与广州积分入户不同,在东莞积分入户后并不等于子女就可以享受到户籍人口的教育资源,进入公办学校,还需通过由教育部门举办的积分入学申请。

  专家分析:当前积分入户只能择优录取

  对于同是积分制入户,广州挤爆头,东莞却普遍遇冷的情况。广州社科院研究院彭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他表示,积分入户毕竟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需求,而要对这些人进行筛选,也必然会设立相关的门槛,目前普遍采用的积分制便是择优选择的一种办法。

  他向记者列举了一组对比数字,广东共有外来人口3000万左右,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城市,而目前广东每年能满足积分入户的名额在18万左右,如果所有大多数外来工都有这个需求,那意味着要100年才能满足完这部分人需求。彭澎称,当地不能无限度放开入户,主要是迫于财政上的压力。据早前的一个调查表明,一个二线以上城市接纳一个外来人口入户,每年财政压力要增加一万元左右,在财政仍无法承担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便出现了广州挤爆头的情况。而即便门槛减低了,则入户后能享受到城市均等化服务也会大打折扣,这便是东莞的情况,多数外来工感觉诱惑力不大,而且他们可能在当地也不会待太长时间。

  彭澎表示,其实积分入户只是解决一个身份上的问题,目前需根本解决的是如何让外来人口逐步享受到城市的福利,包括子女入学、社保医保关系和公共租赁房的开放等,如果这些都逐步有了,积分入户的热度也自然会降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