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厢不让座或与霸位传统有关

(2011-11-05 23:38:51)
标签:

广州友爱在车厢

车厢让座

霸位

图书馆霸位

排队占位

杂谈

热焦点评(11231):车厢不让座或与霸位传统有关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推行“友爱在车厢”活动已经25年了,车厢让座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象有的部门说的已经“蔚然成风”了呢?虽然我不怎么坐公车地铁,但感觉情况并不太理想。

媒体采访,要我追根溯源,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学生告诉我在大学仍要提前到图书馆占位并帮同学“霸位”。其实这种“霸位”意识在中国人从小就觉悟了。排队买房要霸位,上车要霸位,去图书馆要霸位,凡是要排队的都要霸位。这是短缺时代的遗留物。因为我在西方国家很少看到霸位做法,包括在大学图书馆。可能还是中国人太多了惹的祸!

从小养成的霸位意识,自然很容易发展到进入社会后在各领域的霸位意识。不仅在车厢里,在单位里,在领导岗位上,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霸位意识。要改变不容易!

 

“曝光冷漠,寻找友爱”活动引发羊城名人热议——

东山少爷:拟作歌鼓励市民让座

  ■统筹:新快报记者 罗琼

  ■执行:新快报记者 罗琼 张秉璐 徐娜 

  见习记者 曹洪梅 实习生 邓菲菲

  由新快报携手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交委发起的“寻找车厢友爱———方寸温暖,全城传递”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名人表示将以身作则,减少车厢冷漠的发生;广州巴士迷昨天还集体发起了“友爱在车厢”的让座倡议书;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则建议立法保障老弱病残爱心专座专用。

  换位思考,体会让座的意义

  本土歌手东山少爷:

  换位思考,体会让座的意义

  看了新快报的报道后,广州本土歌手东山少爷认为,不让座的现象只是个别,整个社会的礼让风气依旧浓厚。他透露,将考虑针对当下不让座等不文明现象作一首歌,呼吁大家多积小善,大力弘扬文明之风。 

  “不让座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可能是有些人被一些社会上不好的事情影响了。”东山少爷表示,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很多直指人性冷漠的事件,挑战了一些传统伦理道德标准,让有的人在类似事件前变得害怕,因而收起了自己的善意和热情。但他认为,整个社会互助友爱的氛围还是很浓厚的。“不管是我还是我周围的朋友,坐公交时碰到有需要的人,都会起身让座。” 

  他表示,让座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的体现。“让座时,体谅对方的不容易与困难;被让座时,感谢对方的付出,这样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互动,相互的敌意也会抵消。” 

  东山少爷的歌有着浓郁的广州文化,以歌唱广州的传统文明为主。他透露,将考虑创作一首歌曲,鼓励让座,传播友爱。“不仅要唱好广州,还要唱暖广州。” 

  从我做起,别苛责不让座者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

  从我做起,别苛责不让座者

  “据我了解,广州公交车上让座已经蔚然成风了,当然,不让座的现象依然存在。”昨日,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告诉新快报记者,社会不应该对于不让座者横加指责,而是应该大力倡导让座之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彭澎调侃说:“不让座,可能跟我们的‘霸位传统’有关。去图书馆要霸位,去吃饭要霸位,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让座的意识就淡漠了。”不过,彭澎表示,虽然个别人就是故意不让座,但大多数不让座的人都能理解:“很多人的内心非常矛盾,很想让座给别人,可是自己又很累,也需要一个位子,怎么办呢?”他主张,社会和个人不要苛责那些不让座的人,因为从法律上讲,乘客并没有让座的义务。 

  要解决让座问题,彭澎认为,还是要培育整个社会风气。“每个人都要以身作则,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做出榜样。社会组织也要主动干预,比如在车厢内做出提示,教育中小学生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友爱在车厢”25年在职司机讲述如何坚持“友爱”:

  遇野蛮乘客也不反驳

  绝不开闷气车斗气车

  新快报讯 1986年,广州一汽5路车率先发起“友爱在车厢”活动。活动初始,5路车树立了三台标兵车,分别为“三八车”、“青年突击车”和“共青团号车”。林华庆正是“共青团号车”上的司机,25年过去了,一直在5路车上服务的林华庆感慨颇多。 

  “只剩我一个了。”林华庆不无伤感地说。当年一起在5路车上服务的司机如今都已退休了,他也从当年风华正茂的仔,变成了49岁的老手。

  林华庆笑称,自己的心态特别好。“20多年来,我已经形成了习惯。只要坐在驾驶座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心态放好,即使遇到蛮不讲理的乘客,也不会开口反驳,只等对方自行平复。”林师傅告诉自己,绝不开闷气车、斗气车,“一是为乘客负责,另外是要对得起‘示范窗口’这块牌子”。

  林师傅说,以前车少、人多,好不容易等到一趟车,还要像打仗一样拼命才能挤上去,人多了难免碰撞,所以车上总会听见吵架声。后来,车多了,路况好了,乘客素质也随着水涨船高,车厢变得文明起来。林师傅说,如今见有需要帮助的人上车,他会按提示键让大家让座。这么多年,林师傅始终对老人、孕妇和抱小孩的人主动“开后门”。 

  这位49岁的老司机还向记者透露,他正在努力学说普通话,理由很简单:“广州外地人和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大都听不懂粤语,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们,说好普通话是必须的。” 

  韩志鹏建议

  立法保障爱心专座

  广州的每一辆公交车上都有“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然而在平时,这些位子都是谁想坐就坐,个别的时候,孕妇、老人上车了,也没有人起身让位。

  “我听说一些国家专门立法,普通乘客坐了专座,如果看到老弱病残上车了,就必须要把位子让给他们。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法律法规,但我想,广州能否也立一项地方法规,做出类似的一些规定呢?”昨日,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向新快报记者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他说:“在法规的保障下,‘爱心专座’就不会简单地流于形式,变成谁想坐就坐了。”

  读者

  讲诉

  让座故事

  刚坐上就起来让座了

  ●讲述人:朱女士  ●时间:1650

  ●地点:公交3 

  我一般都坐3路车上下班,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人很多,让位的情况较少,不过昨天下午看到的那一幕还是“值得一说”。

  在文明路站,上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戴着一副眼镜,手里挽着一个购物袋,东西好像很多。她滴了一下“老年卡”,接着就有一个女人站起来让座。我看到这个女人是在该站刚刚坐下的。之前一个人下车,座位空出来了。她是刚坐下,老人家就上车了。

  ●感触:中年女子自己也有几袋重物在地上,还出来让座,让我很欣赏。

  眼神交流让人很温暖   

  ●讲述人:陈小姐   ●时间:15:40 

  ●地点:公交66 

  前两天,我坐66路车经过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站,车上来了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他行动有些不便。 

  阿伯刷完卡,拄着雨伞走过前排几个座位时,忽然一个年轻男子站了起来,什么也没说,只是迎着他笑了笑,阿伯也微笑地回礼,说“谢谢”,然后坐下,年轻男子就侧身站在阿伯的椅子边。 

  ●感触:他们什么都不用说,眼神的交流就让老人家和我觉得很有暖意了。 

  不让座故事

  对众人指责无动于衷

  ●讲述人:邓小姐   ●时间:1705 

  ●地点:公交38 

  我和一个抱小孩的妈妈在人民北路站上车。上车后妈妈把小孩放在地上站好,离他们最近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都没给他们让座。大人和小孩足足站了半个小时,突然一个急刹车,小孩的额头撞到了扶手栏杆上,马上就哭了。这时,小孩旁边的乘客忍不住,对那个男青年说:“你一个大男人,给个小孩子让个座怎么了?”旁边也有乘客指责他,但那小伙子只是若无其事地转过身,继续和后面的人说话。 

  ●感触:为什么那个男生会忍心看着一个小孩子站在他面前哭而无动于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