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迁到南沙可行吗?
(2011-08-23 23:31:17)
标签:
南沙定位省政府搬迁中国社科院行政中心新省会杂谈 |
问政风暴(11-20):省政府迁到南沙可行吗?
2011-08-23
珠江瞭望
◎彭澎 社科院研究员
把省政府迁到南沙是中国社科院《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近期引起较大争议的话题之一。
省政府迁到南沙的好处有这样一些:一是把南沙的珠三角几何地理中心优势转化为行政中心,从而形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二是促使广州真正走向海滨,成为名副其实的沿海城市,甚至“再造一个新广州”、“再造一个香港”;三是解决广州老城区拥堵问题,中心城市功能的分流必然导致人口的分流;四是可能为传说已久的广州、深圳直辖埋下伏笔;五是南沙虽有五大主导产业的设想,但如果没有行政强力的启动,可能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较长的进程,珠江新城(机构进入晚、住宅先入)从反面、浦东新区(各区政府进入开发、写字楼先入)从正面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省政府迁到南沙的设想也有弊端:一是庞大的办公人员群体上下班通勤不方便,交通成本太大,而且主要在老城区的其他机构办事也不方便;二是交通系统没有完善之前,短期内全省各地去南沙大多也不如到老城区方便,影响办事效率;三是南沙目前建设水平仍不足以支撑一个庞大的省政府办事机构,配套仍存在许多问题;四是新定位如果指向并不是新建一个省会,而是把南沙依旧看做广州一个区,那么这个“享有省级管理权”的区将因省政府在辖地内而很难管理;五是搬迁一说虽然未作定论,可能当地的房地产炒作就起来了,形成今后土地征用开发的困难。
因此,我的基本看法是:首先,如果南沙新定位是国际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那么省政府就应该搬过去,如此,广东省将在今后的全国经济政治布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对东南亚乃至亚太事务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其次,即使省政府要搬去南沙,也不是立马动手,最佳时间可能是10年以后,即用40年再造一个香港的进程过去1/4或1/3,南沙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和形态;再次,如果南沙不是定位为新省会,那么,广州旧城与新城之分不再是天河、萝岗与越秀、荔湾之分,而是南沙新区与其他整个十一区县级市之分,在这样一个格局里,建议省级单位尽量往南沙迁,而不只是一个省政府机关,旧城让给市级机构,新城主要由省级机构来发展,这也是走出了中国省会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不管怎样,值得借鉴的是,美国大多数州政府都建在不怎么有名的中小城市,而不是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里。这种政治中心发展模式有利于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系统;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也可以减少政经勾结、寻租行为。
不过,省政府搬迁去南沙仍是前期研究的范畴,还未进入政策研究阶段。中国社科院也没提出什么搬迁建议时间表,因此,各种思路还可以充分发挥、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