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跨越关键看模式创新
(2011-08-23 23:29:51)
标签:
南沙定位新枢纽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省级管理权杂谈 |
广东改革(11-9):南沙新跨越关键看模式创新
羊城晚报 作者:彭澎2011/8/22
提要:首席评论 □彭澎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为南沙定位为“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相应的四大战略功能是“中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综合试验区、广州科学发展的龙头示范区、珠三角湾区的宜居家园”,将发展的主导产业是“高端服务...
首席评论
□彭澎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为南沙定位为“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相应的四大战略功能是“中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综合试验区、广州科学发展的龙头示范区、珠三角湾区的宜居家园”,将发展的主导产业是“高端服务业、科技智慧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旅游休闲健康产业”。
这种定位确实称得上“立意高远,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无疑为南沙定位提供了新视角。对于反复曲折多年定位不清,长期发展落后于长三角的浦东新区、环渤海的滨海新区的南沙发展来讲,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否认,这个新定位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甚至是值得斟酌的地方。现在提出“40年再造一香港”,起码我们难以预测“50年不变的香港”到时会是什么模样,即使再造一个现在的香港,就已经超越广州了。这样的南沙还是广州的南沙吗?而且,240万人口要赶上700万人口的香港,那么,人均GDP得多高啊!
其次是赋予南沙省级管理权,并将省政府搬迁过去。现在广州也才是副省级城市,今后到底是广州管南沙还是南沙管广州?如果考虑到省政府都搬过去了,那么南沙就可以成为广东的新省会了。南沙从“几何地理中心”上升为“行政中心”,倒是帮了广、深之忙!中国社科院方案提出,南沙区域要扩大,现在是将番禺的一部分划入;如按省会城市来设想,另有方案提出的“大南沙”拟把顺德、中山的一部分划进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再次是2050年把南沙建成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那么有新枢纽,就有旧枢纽,香港、广州、深圳哪个是旧枢纽呢?照理说,所谓枢纽,首先应该是交通枢纽。这可能涉及陆上交通、海上交通、空中交通的立体交通组织。以广州南站为枢纽的珠三角城轨系统可能要调整,以南沙为末端的高速公路系统也要调整,必须开通水上巴士直通港澳深珠,还可以考虑建设商务飞机和直升机通用机场。其次应该是服务枢纽。这可能除了省级行政中心之外,商务、产业、科研等中心功能也要凸现出来。而这些又与旧枢纽如何衔接呢?
最后是走从容跨越战略之路,三步走建成新南沙。五大具体战略路径中,本人最看重的是“依托港澳,面向国际”和“公共服务先行,社会管理先试”。我一直倡导在南沙试行香港商业和社会管理模式,在中新知识城试行新加坡商业和社会管理模式,通过总结提升,在全市推广,为全省、全国提供新经验。这是南沙走向国际化,实现跨越的关键,否则将仍然落后于浦东和滨海两个新区。如此,南沙就不仅是经济新区,而是“综合试验区”。另外,生态是多年来制约南沙定位的关键因素,“生态优先”必然是一个瓶颈,如何突破或规避这个敏感问题是南沙发展为中心枢纽并得到珠三角城市群支持的重要前提。
(作者为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