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关键是单位分类

(2011-08-10 02:49:37)
标签:

广州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

公益类

医疗

杂谈

热焦点评(1115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关键是单位分类

彭澎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绩效工资改革 医生教师受益大

2011-08-09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吴瑕 梁健敏 邝凝丹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梁健敏 邝凝丹 实习生 黄越 黄海琳) 昨日有媒体报道,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起草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于近期出台,其中对于目前争议颇大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原则:公益性质越强,绩效工资占比越小。

  采访中,不少工作在一线的医生、教师都对此新规表示赞同,认为通过适当提高固定岗位工资,同时配合绩效考核的工资制度更加适合医院、学校这类公益性强的事业单位。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出台

  据报道,《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主要针对那些在分类改革中得以保留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3月发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将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即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即将出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针对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两类事业单位的其他类事业单位。根据不同单位,基本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整体确定为736455三档,单位公益性质越强,其岗位工资占比越大。

  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广州的人事、医疗、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文件。

  专家:公益性分类需谨慎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前提是要对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进行有效分类,“如乡镇诊所、社区医院属于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理应属于公益一类,依靠政府补贴,造福广大人民。但目前绝大多数的三甲医院,其经营已经远远超出了纯公益的范畴,因此应定位为二类。此外,以前经常说的教育产业化概念模糊,义务教育肯定不可以产业化,长期不治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在改革中应被叫停”。

  知多D

  公益事业单位分类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记者调查

  医生:为求绩效开大处方

  “对于医生的考核,怎能跟治疗费用挂钩?”“‘人类灵魂工程师’在绩效工资考核下也变成了‘计件工’”……从2010年开始,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陆续打破“大锅饭”,医院、学校等公益性机构,更借此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通过一系列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绩效,也由此导致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医生、教师为达到量化的标准而“疲于奔命”的现象产生。

  采访中,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陈医生告诉记者,自去年医院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以来,他每月收入都不固定,“每月固定的岗位工资和津贴大约1000元,而绩效工资从2000~10000元不等。”绩效工资主要取决于科室每月的收入,再按科室成员的职称、工作量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配。“仅从工作量来说,医生每月出院病人的数量、治疗费的提成等都是考核的标准。”

  陈医生表示,从提高医疗质量方面来看,绩效工资改革肯定是好的,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逼迫”医生开“大处方”。“科室的收入是以出院病人的结算为准的,因此遇到一些慢性病患者不愿出院,医生往往会通过用贵药、加大检查量的办法‘迫使’病人出院。”

  教师:暑假没课绩效为零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凤凰校区讲师阮国安认为,新近出台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可以令教师的工资有保障。

  阮国安说,寒暑假老师不讲课,没有了绩效工资,只能拿到2000多元的岗位工资。而平日算上绩效工资,每月能有五六千元。“有些还在供楼的‘房奴’老师,一到假期就发愁。”

  华南师范大学的宋老师告诉记者,高校老师劳动不能简单地用体力来对等,更多体地现在脑力劳动方面,而这很难量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