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析《西游记》5:火烧观音院与袈裟丢失之谜①

标签:
元神点风水易经西游记孙悟空观音文化休闲紫竹林八卦取名健康杂谈 |
分类: 易经解析[西游记]【原创】 |
易经解析《西游记》5:火烧观音院与袈裟丢失之谜
——杭州风水杨
火烧观音院一节,作者写作的原始依据是互卦“风火家人”。“风火家人”为紫竹林,而紫竹林是观音菩萨的住地。其综卦“火泽睽”又为“南海观音”。
南海观音的道场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上。此山位于中国的东南方,东南方为巽卦,巽卦之性为柔和、细心。巽为风,风是无孔不入的,巽卦为木,木主仁,故巽卦亦代表慈眉善目、有求必应。且巽卦之综卦为兑卦(佛),故巽卦亦可代表观音,巽卦又为寺观,则巽卦可代表观音禅院。
因为互卦为“风火家人”,巽木生离火,离火泄巽木,所以这个“观音禅院”必须得烧。
在第二集“唐僧的命运与取经人组合之谜”中,我们已经确定:最值钱的“锦襕袈裟”为巽卦,因为“风火家人”卦是离火泄巽木,所以在起火的同时,袈裟有损毁、丢失的可能。离火泄巽木,就是将锦襕袈裟(巽)放在对之不利的地方(离火),未及时取回而丢失。实际情况就是把袈裟交给贪财的“金池长老”欣赏而丢失。此处,如果是乾、兑金克巽木,则是袈裟被强人抢夺而去,而非遗失。
观音禅院的和尚为什么要对唐僧谋财(袈裟)害命呢?因为此禅院在山间,山僧为艮卦,艮为静止,作为艮卦的和尚本该是修身养性的,但艮卦克坎卦(唐僧)。艮土以坎水为财,故艮土克坎水(唐僧)为贪财害命。而袈裟为巽卦,巽卦克艮卦(山僧),故和尚门因为贪财而招来烧寺之祸,老和尚亦“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
这个和尚叫“金池长老”。“金池”二字出自变卦“天水讼”——上卦乾金(乾为天),下卦坎水为水池,故上下卦合为“金池”。因卦名为“讼”,故“金池长老”由于贪财而引起了悟空与观音禅院的“讼事”。
至于金池长老的死因,作者也是依据的“天水讼”——上卦乾金为头部,下卦坎水为流血,故“天水讼”就是头破血流。
与“金池长老”合谋要暗害唐僧的人,还有一个广智、广谋。广智、广谋也是出自“天水讼”卦——“广”为大,为上卦乾;水主智,“智谋”为坎卦,为下卦坎,合为“天水讼”卦。因为此三人同处一卦,所以很贴心,臭味相投。“天水讼”卦,上卦(外卦、表面)为乾金,乾金为正义凛然,下卦(内卦、内心)为坎水,坎水为阴险、算计,所以这三个人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什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儿,你有何法?”广谋道:“依小孙之见,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
和尚们放火之后,孙悟空没有去救火,而是去找广目天王借“辟火罩”。辟火罩为“山火贲”卦,乃是主卦“泽水困”的错卦。因为“山火贲”出自“泽水困”,所以在唐僧遇难之时,辟火罩救了他一命。
行者用辟火罩“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巽木生离火,风助火势,亦出自互卦“风火家人”。
=================================================================
声明:“易经解析《西游记》系列文章”为本人原创作品,同时发布到新浪博客、网易博客和QQ空间。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Email:fengshuiy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