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拨开云雾见真相

(2010-06-21 03:21:43)
标签:

财经

证券

h股

股市

牛熊

中国

拨开云雾见真相

年末的时候,各大基金基本重仓,特别是有些基金集中超配了一些行业,比如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超配的汽车股。中国股市但凡基金超配到估值高企,那么这个板块就是波段性的头部了,汽车板块也不例外,最近的医药板块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20078月时的银行板块同样如此。相反,如果基金集中低配到严重不合理的地步时,这个板块就升起了希望,基本可以判断那个板块是阶段性的底部了。从最新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基金在银行板块上低配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银行股的估值低于香港H股成为普遍现象,那么按以前的股市规律是不是银行股板块也是阶段性的底部了呢,下半年就见分晓。

近来,股市与外界隔离,美股大涨也不受影响,个性独立的原因主要在于机构和管理层的博弈。今年管理层重在计划,甚至无视市场情况坚决落实原定的计划,这计划是今年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并完成银行业的改造,除了各大银行巨大的再融资还有农行的上市。那么机构作为利益博弈的一方,只能收缩阵线,不断减持银行股对管理层施加压力,博弈的结果是管理层压缩再融资额以及降低农行的发行价和融资额作为妥协。按照以上的逻辑,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提到在农行上市定价前是不可能有大的行情的,有反弹也是小反弹,道理是机构付出了自残的巨大代价,不能让即将到手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在农行定价前压制股市就成了不二的选择,甚至本周不排除短期打穿2480的低点。如果农行上市前股市强劲反弹,那么农行的上市就将演出悲剧,反之,股市低位收敛,对农行上市后的行情有利,很多机构嘴上对农行持消极态度,但手上已经准备配货的资金,一轮金融股的反弹行情在农行消化压力后有望展开。所以,当下的下跌是假摔,我们还是认为2500点之下是一种机遇,这与3200多点技术图形看好而实际做反一样,目前图形很差却孕育着做多能量。

从另一角度上看,我们应该认可H股的估值水平,管理层历来不注重A股的估值,但却很看重H股的估值,道理是香港股市已经成为成熟股市,是国际大机构认可的股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可以成为管理层制定政策的参考水平,现在除了中信银行,其它均在H股之下,由此出现一波以价值回归为理由的行情是可以为大家接受的。

目前对银行股低迷的解释是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将导致银行可能出现坏账。这理由合理,但错在了时间,按照我对银行的了解,这些坏账可能要等多年后才会有所体现,更何况银行的“做账”能力是一向很强的,拖个一两年再浮出水面毫无问题。中国的基金和证券公司有这样长远的投资眼光吗?假如说各企业和个人为其打工的银行都没希望了,投资其它行业还有戏吗?是银行好过,还是企业好过,看看银行员工的收入就知道了。所以说对银行的说辞是一种投资缪论,实质体现的是以上所说的博弈。

可以说,中国股市没有银行股的配合就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行情,因为金融板块占的比重太大,制约了指数的涨跌。中小板可以独立一时,但不可能影响大盘。所以最近中小板和创业板一旦到达阶段性高点除了下跌以外就没有选择了。最近已经有迹象显示,投机资金在撤出小盘股,这也是在为后面的反弹行情做准备。

如果指数探底到2400,那么出现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就有了空间,一般银行股的行情是需要上涨空间来保证的,一旦启动了,就不是10%可以收得住的,以2400点(092月份的顶)出发反弹25%就是3000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在2500点的下方就是机遇大于危机了,不过7月份大家可能还需要忍受一下阵痛。

以前没有行情大家都很难受,现在不同了,有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后,盈利模式多样化了,这导致了各大投资体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因此老眼光可能过时了,我们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市场。我们发现证券公司并不着急,现在赚钱的途径增加了,比如说联合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抬高发行价,操纵开盘价,进而获取超额融资分成的盈利模式。保荐机构对于超募部分收取浮动的承销费用,比例高达5%8%左右,比正常的3%高出不少,对中小板保荐项目收费报价为平均1258万元,实际为平均4058万元,高出的部分其中保荐机构可以享受超额利润,所以今年以来我们看到新股发行价越来越高,最后,承销机构用少量资金操控一下开盘价就可以收成了。这种利用利益链损害市场的做法十分可恶,建议管理层出台新措施约束保荐机构。

资金是金融市场的资源,过度开发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管理层注重于市场规模的发展,投资者关心的是投资效益,两者间的博弈始终贯穿于中国股市。矛盾突出的时候就是熊市,能够协调的时候就是牛市,所以中国股市牛熊之分是不按业绩出牌的,政策在牛熊之争中表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不理解这个股市政治经济学你就无法开解种种矛盾的现象。

中国股市承受了太多的责任,重量轻质让投资者很受伤,过去有国企解困找股市,填补养老金黑洞找股市,现在有解决银行隐患找股市,没钱的找股市,有钱的也找股市,那股市有钱才怪了!目前股市的生态环境很脆弱,自愈的能力越来越差。世界在低碳,中国在低碳,股市要不要低碳?

“顶”一下,我开心;“呸”一声,不介意。谢谢大家。

声明:博文观点纯属个人意见。本基金不作股票推荐,有跟风买入者风险自负。

                        微子基金Microcle Fund201006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