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剑冰
王剑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578
  • 关注人气:5,8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甜蜜的回味

(2012-04-23 15:04:47)
标签:

装裱师

紫荆山

书画市场

油画

大海

静物

文房四宝

王剑冰

文化

甜蜜的回味

王剑冰

 

 

一路提着加有宽厚画框的两幅油画,感觉越走越重。

亏得捆扎得结实,左缠右缠的。我一直说可以了,她还在用胶带转着圈地打着,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只是沉浸在细致的包扎中。她的手上开裂着口子,长期的装裱作业,使她的手变得十分粗糙。

终于包装好了,递给我的时候,我竟然发现她眼睛湿湿的,我的心里一沉,说,要不我不要了,你还是留着吧。

那为什么?她说,说好了怎么又不要了呢?不行的,你拿走比我有用,我这里灰尘蓬蓬的,没有多少人欣赏,这儿不是挂这些东西的地方。她的语气是急迫的,虽然声音不重。末了还加了一句,还是拿走吧。

她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怕她不忍割舍。听她这么坚决,我当着她的面数好了钱。递给她的时候,我说,你再数数。她说,不用了,你都数好了,还能有错?那钱就随手放在了案子上。

走的时候,我向她致谢。谢谢了,这么便宜给我了。

我还要谢谢你的,我今天很高兴。她说这话的时候,我正帮她把那个推拉门关上,却又看到了那双潮乎乎的目光,目光后面,一颗泪珠从眼睛里翻出,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我很少看到这么大年岁的人涌眼泪,我赶紧扭头离去。我怕我的目光照出她的不自然。好在我递给她钱的时候,多放进去六百块。这使我的心里稍微安适一些,身上带的就有那么多了。

昨天,我在鱼市场闲逛的时候,无意间走过这一片店面。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原来是一个艺术品市场,开始还是很红火,一层装裱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二层是一个个画廊,不少是美术、书法家开的。后来旁边建起了鱼市,而且成了市中心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天天都有零担货运或空运来的水产品,全市大小饭店都到这里进货。艺术品市场的院子与鱼市相通,许多卖鱼的买鱼的车子也就停在了院子里。人们来来往往,鱼腥味也跟着来来往往,渐渐的把艺术熏染了。下边的店铺首先关门,这倒好,那些铺子就成了鱼贩子的仓库,市场的经营者也是见利忘义,给鱼贩子要了更高的租金,这个市场就变得不伦不类,艺术的味道被鱼的味道遮盖了。

最后只剩下二楼的几个店面,勉强度日,也没有了画廊,书法家画家都走了。一楼的几家装裱店上来,一是图了二楼店面便宜,二是因为都还有一些老户。有味道就有味道吧,凡是留下来的,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上了年岁就是不大务正业的,上午九、十点才听到哗哗啦啦的卷闸门响,有的卷闸门坏了,关不上也就那么悬着一半,反正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送来装裱的字画多不是出于名家,装裱费用也低得好笑,三十二十的,不够功夫钱。这年头什么都涨了,唯独装裱费不涨反降,原来一个人发几十块钱工资的时候,装裱一幅字画要工资的一倍,现在不及一个零头。

   时候来买鱼,我会到楼上去转转,买两刀宣纸或者一盒墨汁,却是很少到装裱的店里去,有字画想装裱,会去自己的地方,人熟、也便宜,做的让人放心,不会送到这里来。

也就是这么转着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店里的一幅油画。我走了进去,一问价,五千。不就是一幅风景吗?几棵高树,一条小路,看不出有多亮眼。人家说,现在的油画价钱都上去了,不信你可以问问。我就又转到了这一家,看到了两幅似乎是挂了很长时间的油画,一幅挂在正门,一幅悬在侧墙,大小同刚才那幅差不多。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不要的字画,给他拿两幅过去。他刚刚买了一套房子,不知道墙上挂什么好,就想到了我。朋友说,别给我好的,我不懂那些玩意儿,给我也是糟蹋了。朋友原来和人合伙开一个煤矿,后来又倒腾挖掘机、装载机,现在专门给人挖地基,都是几十层楼的深地基,做成一笔就要请人喝酒,一喝就醉醺醺的。说完他还补充一句,你有没有上艺校的学生画的油画什么的?

我这个人不大会拒绝人。说那我看看吧,就放在了心里,其实人家也是一时高兴,说说或许就算了。他常这样,那天许又多喝了酒。可是看到那幅油画的时候,我想起了朋友的话。

我没敢先问画的价钱,头一家说了,现在的油画都不会很便宜,材料贵了,画工更值钱,一幅油画得搭几天功夫。也确实,我家里的油画十年前买的还花去不菲的数目。朋友也不会让我花大价钱去买画送他,他知道我认识一些教授油画的画家和他们带的学生,那些人也喜欢文学,我只是张张嘴的事,他家的墙上就可以做做样子,让他没有多少文化的心底变得硬实起来。可我怎么好去跟人要画呢?

我还是随口问了一下价钱,问的时候,我的腿已经要往出迈了,也就那么一说吧。

你说的是哪一幅?一个正在忙碌的人没有抬头。

这时我才发现装裱师是个女性,而且是一个年岁不小的女性,起码有六十了。这么一把年纪还在干着,我在心里感叹。我手指着正面的那幅,两只海燕正掠过汹涌的海面,白色基调下,显示着风与翅膀的力量。意境很好,笔力稍逊了点儿。

一千。她说。

哦,我心里一亮,海样涌了一下,可以接受。那幅呢?我指的是那幅静物。

啊,她说,啊,那个不卖的。

可我就是喜欢那幅静物,葡萄水嘟嘟的,鲜桃、李子、苹果挤在一旁,晶莹剔透、润泽光鲜,用笔用色都非常到位,挂在那里,时不时会感觉有一颗掉出来,一股酸甜的汁液就积满了口中。我这么看了,也这么说了,我是说给自己的,也是说给她的。

她听了我的讲说停住了手中的活,眼睛里含了一层光泽,神情变得年轻起来,让人看到了几十年前那双漂亮的目光。她瘦瘦挑挑的,带着一股自有的文静,年轻时称得上是标致的。正是她的瘦挑,才让人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

她说,你说的和我多少年前说的一样。你是个文化人吧?

我说,也算是吧,不过对油画还是不大懂。

她说,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我说,“静物”就挺好,若果还要有个名字,那就“甜蜜的回味”吧,什么时候看着,都会有一种美好的怀想。

她激动起来,说,你懂得它,挂在这里,很少有人问到它。

她把画摘下来,找出一块净布慢慢擦拭。挂在这里时间长了,都是灰尘了。她说。她又去把抹布过了过水,拧干再擦,正面擦了又擦反面。手的动作很轻柔。然后说,你,拿去吧。

我有些惊喜,多少钱?

还是那个价吧。她说。

我又一次惊喜了。

她说,你能对那幅画说说感觉吗?

我说,那幅也很好的,给人辽阔大气之感,只是用笔粗犷,用时也少吧,不如这幅细腻,功夫深厚。

她不住地点着头。然后说,也会有个名字吗?

我说,或为“大海”,或称为“灵魂的故乡”。你看呢?

她笑了,说,你是搞文学的吧。

我说,这样,两幅我都要了,你给我用纸包装一下吧。

你明天上午来拿吧,我给你一个手机号,你来前给我打一个电话。她说。

我说,为什么不现在拿走?

我家里有一个比这个好的画框,在那里也没有用,我晚上回去后给你换上。你明天不要来太早。她说。

还有这样做买卖的?我第一次遇到,好比一个人把马卖了,还要回家拿一副好鞍子送人。不是头脑有病,就是对那买家满意,或是对那马有感情。我答应了。回家一晚上眼前晃的都是水润润的油画。

今天我想着她的家离店里有一段路程,就在九点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要过去了。她说,你别着急,我也在路上。

其实那时我快到了,我是再确定一下,怕这个买卖不算了,听了她柔柔的话音,我放心了。到了二楼的店铺,果然没有开门。我晃悠了一会儿,看看表九点半了,上去,还是没有来。

宣纸店的女老板看到我就笑了,我说我今天不是来买宣纸的,我看上了两幅画。

她说,不要紧的,你进来坐,是哪个店的。我告诉她。她说,她住在大西郊,很远的,你还得等会儿。

我说,怎么住那么远,不在那边做?

她说,这边是老店,都是熟户,像我一样,惯了,她就每天倒两趟车,过来得十点多了,关门八、九点,到家也就十一二点了。

我说,还真不容易,看她也没有个帮手。

她说,是不容易。她太难了,不过,挺过来了。

她的话里有话,我没大在意,让这话里的话在耳边跑掉了。可宣纸店老板又把跑了的话截回来。她说,这个女的你看有多大?

我说,六十来岁?

嗯——七十多了。她说。

我吃了一惊。

她说,看不出来吧?这个人可是不简单,原来是老师的,一直都很享福,前些年年轻着呢。男人在这里开店,给人画画。她有时来守着男人,在一旁看书,有时也学着画两笔。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场景。

她继续说,他们有一个女儿,好看的像一朵花,你没有见过,来店里找她爸,身前身后会粘一堆的眼睛。

我的心里唏嘘了一下,那个画店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丽影。

女老板还在说着,女孩谈了个上海的朋友,两个人都在上海,来家里看看,回去准备结婚了。你说多好的事啊,可人要是倒霉了,掉个树叶都会被砸翻。你说是不是?女儿女婿在去机场的路上出的车祸,大人赶到时人已经不行了。啧啧,说起来惨啊。老两口晚年得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剩俩老人怎么过?可不到一年,老头心脏病发作,又走了。一下子就剩了她独个,你说让她是活还是不活?

女老板说着,竟然用手拭了一下眼睛。女老板是安徽的,个头不高,黑黑的,人很善良,在这里做十几年了,认识很多文化人,由于做的实在,其他的店铺都关门了,她还能撑下去。这时有人进来买纸,她忙热情去招呼。

女老板忙完又走了过来,接着说,有一天,我正上班,就听见那个店门哗啦一声拉开了。足有半年没动静了。我就去看,一看是她,她人可不是现在这样,哎呦——她的声调拐了个好大的弯,比原来是又黄又瘦,老得像一棵榆树。店里啊,满屋子都是灰尘,蜘蛛网结的一网一网的。她就拿笤帚打扫起来。而后就见她开了这个装裱店,她是跟旁边那个张师傅现学,张师傅看她可怜,又是她男人的朋友,就一点点教会了她。我说,你把男人的画卖一些去,就够你生活的了,何必这么劳苦。她说,在家里呆不下去,一呆着小的老的就在眼前晃。我理解她,她开这个店,纯粹是为了消磨掉那些时间,一直到把自己消磨光净。

女老板一边说一边叹气,脸上带着表情。说完像想起什么,问我,你买的是哪一幅画,是那个有海鸥的吗?那是她跟他男人学画的。

我说是的,还有一幅静物。

她说,啊,那幅也给你了?那两幅一直挂在那里,可是挂了一些年头了,她一直都没有卖,静物是她男人画的。我跟她说你挂在这里好也不好,每天都看见,总是活在回忆和阴影里。她说也是。今天她卖给你了,可能是看着你是个买家。

从宣纸店出来,我的心里一沉一沉的,像今天快要下雨的天气。空中飘着一片片黑云,把天压得很低,不知是鱼腥还是雨腥浓烈地进入了我的心肺。

我看那个门还是没有打开,想她是不是不想卖了,使了这个法子,已经十点多了。我走下了楼梯,去到了鱼市场,准备买几条活鱼回去。挑好了,过称的时候,手机响了。她打来的,说刚到,听说我早到了,很对不起,让我上去。

我放下鱼,上到那个院子的楼上。看到她正在打扫卫生,把后窗哗啦一下推上去,一股湿湿的空气瞬时进来。

她说,你坐。

我看到那幅画,果真换了一个画框,更显得豪华、典雅。

今天仔细看着清瘦的她,才真的看出来她熬过的岁月,她的头发其实已经全白了,鬓角染的部位还能看出来。

她说,你看,我住得太远了,让你等了这么久,真不好意思。

我说,没有关系,我也是刚到。

她说,你看,这么多的活总是忙不过来。我看到她的工作台上满是没有装裱的字画,她每天就是沉浸在不断的划线、裁纸、糊裱的重复中。

我说,慢慢来吧,活多不压愁。我也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看她给我包装好,又见她眼睛凄凄的,我就说了不要了的话,没有想到她坚持要我拿走,那情态,几乎是不拿走也要送给我似的。

付了钱我就走出了那个拥挤的店铺。

今天的感觉和昨天的不一样,我沉了一路。我要把油画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甜蜜的回味”。绕过紫荆山的花坛,又拐过金河路,手机响了。

看看号码,是她打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