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心灵呼唤空间

(2010-02-21 08:39:08)
标签:

评论

文化

诗人

王剑冰

西湖

陈逸飞

女孩

作家

瓷器

家庭教育

钱塘

山水

分类: 评论

为心灵呼唤空间

——读林裕华《钱塘三章》

 

 王剑冰

 

列车从湘西出发,一路上都是高高低低的山,看久了也就无什么大乐趣。好在随身携带了一本林裕华的《钱塘三章》。

这些年散文变幻的花样很多,长文也多,好象不长不足以显示其壮其势、其丰其厚。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唤精短的文字。那是散文的原本状态,耐读好看,充满灵气与诗性。翻开林裕华的文章,竟就感觉到了真正精短美文的味道。好文总是添兴的,漫长的旅途,我不再寂寞了,我已经陶醉于书中的山水人情,诗景画意,陶醉于优美的文字所带给我的美感。我觉得,《钱塘三章》特点有三,即诗境美,意境美,心境美。

诗境美是文字上的,作者本是一个诗人,文字上的操练自不必说,我在文中也读到了他的一些诗,那是充满了现代感、青春感的乐段。有了这样的文字基础,在散文里的运作就顺当的多了。作家对文字的理解总是让人内心一惊,发声感叹出来。“我看见了冬至生春的笑颜,持着一支浅绿色的梅花在孤寂的台灯前悄悄私语。”这是怀念母亲的句子。“我感到有一种叫‘热爱生命’的东西从心头流失了,我深感悲伤,面前站着的春天一下子没了叶子,你还会赞叹树干的美吗?”这是对画家陈逸飞的肃悼。“暮色中我隐隐约约看到‘如庐’石栏,那里曾经是我和姐姐经常坐在一起的地方。我们坐在那里,两眼望见的有星光下环山抱水中的一条白堤,长蛇似的,卧在湖上。那时湖上没有灯光布景。陪同我们消夏的也只有梧桐树下,草丛间的无数光点了。那仿佛是从西湖嘴里吐出来的光点会舞动,却没有声音,所以我们不敢说话,就怕它一受惊,飞走了,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写对旧时如庐的感怀。作家每一篇文章的构筑,都充满了汉字所生发出的美感,让人在这种诗境中感染无限。即使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也充满了诗意,如《一叶秋色随我上云溪》、《同记忆一起晒太阳》、《竹边墨香生板桥》,让人从最先的阅读中就进入了一个境界。

意境是作家在文章中营造的让人融入、让人联想、让人舒心的情景画面。在林裕华很多的篇章中,都能够找到这样的意境美,那是西湖、瓷器、人文的美。这是作家的本事。有的人写文章只写了表层,这是他们对景与事的感情只存于表面的理解,没有经历岁月的浸染。比如作家写的西湖的故事,如果不是从小就住在西湖边上,对西湖有着比别人更多更深的感怀,就不可能在不长的文字中漫漶出那样大的文字之外的东西。《月亮不带黄金甲》、《孤山月夜闲话时》、《冬日西湖雨中》、《西湖啊西湖》都营造出了让人心绪飞扬的意境,在这些画张里,有大的泼墨似的用笔,也有细微处的写意,显示了作家熟练的技法。“它们东望西眺,是在寻找一束春风吗?在我的不远处,它们看到了春的芽头?那将要顶出满堤的烟柳。它们对望了一下,舒展了翅膀,双双飞过了山去。它们是那样默契,把不能忘怀的故事,用羽毛的光泽留在了孤山的传说里。”这是在描画孤山上的一对山雀。细腻的笔是那般传神,以至舒展的羽翅,都要从画面中飞了出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无论是写景或是写情,都让我迷入其中,醉入其里。

心境则是作家的心灵、人格的具体体现。没有一个好的心灵和品格,是不可能写出动人的文字的。我真正的领略到了作家在文字中透显出的修养、情怀和胸襟。良好的家庭教育、真确的文化教养,后期的个性训练,使得作家对世事、人情看得真切又能够很好的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使他的文章无由地显现出一种大气。那便是人格的力量,是纯净的心灵的升腾。林裕华曾说:“从散文的目光里,可以读到心灵,请相信散文的目光。它的视野便是人的胸怀,请把握散文的目光,它的温度便是人的情感。”《为心灵呼唤空间》便是作家一篇文章的题目,我拿来用了。我犹喜欢《如庐》这篇萦绕着父爱和母爱的作品。父亲的正直、儒雅,母亲的善良、温煦,真个地光照了我的全身。家财万贯并不为富不仁,身居广厦仍有梅兰之心。对幼子的教诲和影响直如钟磬,时时鸣响于奋斗的生命中。那塔松、那竹林、那萤火虫,在文章中都构成了一种意象,如从久远处刮过的风,一点点掀动作家和读者的情感。这种巧妙的渲染,张扬了如庐的历史意义和父辈的亮节高风。文章最后特别写了同姐姐坐在星空下,看萤火虫舞动的一段回忆,那般深情,直透纸背。“自从别了如庐,也就别了它们,然而那些小小的光点,每到夏夜还是会向我走来,走进我心里。”我觉得这就是心境之光。此外,作家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音符》中对文化精英应该热爱生命的感叹,《“冬至”在灯下消愁》中想到母亲对父亲的供祭,《为我打字的来沪务工女孩》的浇不熄的青春之火,《钱,怎能代表我的心》为一份感动和温软所带给自己的尴尬,《西湖夏夜遇琴音》以一颗友善之心唤得一个无助之人的快乐,也换得自己的快乐,《送礼,为心灵呼唤空间》的礼尚往来、君子之交等等,都展现出一个高扬着真挚、良善、热情、向上的心灵。阅读的同时,也给予了我精神的醍灌。林裕华不仅是述写一些个人的经历,我时时都会感觉出一种东西,在我的内心涌动。我感谢这样的文字,这是作家的另一种珍贵的收藏,让我们赏心悦目。

列车一声长鸣,进入了平原地区,我的内心开阔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飞机上所见
后一篇:故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