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中国企业的冲关之年

(2018-01-12 19:07:30)
标签:

周永亮博士

商业模式

环保

海外并购

资本

分类: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2017年一定是一个必须记住的年头,冰火两重天,好的企业牛气哄哄,股价高企,传统企业如茅台,互联网企业如腾讯,还有像景津压滤机这样的隐形冠军到2017年底的时候连2018年的货款都收回了几十亿元;差的企业烟消云散,或苟延残喘,传统企业如有些钢铁厂宣布破产清算,新兴企业如一批批共享单车灰飞烟灭。

    跌跌撞撞来到了2018年的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根据我的观察,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2018年是一个冲关的年头,其中最为致命和关键的是三关。冲过去了,企业可能就能活下来,甚至活得很好,有可能成为行业霸主;冲不去,传统行业的企业就消失了,新兴的企业可能就成了先烈。

 

    第一道关:环保关。

    这是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会面临的关口,所有能冒烟、排污的企业,尤其是进入国家环保部黑名单的那近万家污染型企业。“绿水青山”是国家战略,不可逆转,而且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前所未有,事关民族大计,环保的要求和监管会越来越严,有关企业如果心怀侥幸,只会下场很惨。

    为了确保蓝天,2017年国家决策部门下足了力气,关停厂家和次数明显增加,尤其是京津冀鲁蒙辽豫,本来这些区域(除了北京)的经济就在东南沿海之后,这种行政命令式的关停对于当事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当我们理性的冷静分析时,如果环保顺其自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真正解决环保问题,而且,很多传统企业只要能够活着,很难进行转型,如果不是遇到强制性的进行降产能,习惯于游击战打法的大批传统小企业依然靠传统红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环保红利、号称学习实为抄袭的技术红利、上下相悦的税收红利、偷工减料的生产红利)制约着行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如果说,这样的情况继续持续下去,中国无论是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将毁灭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到那个时候,经济发展又有何用呢?

    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们一定要对大势有着足够的研判,顺应天时,才能发展,在2018年要充分意识到环保政策的重大性,做好持续的战略性应对。

 

   第二关:海外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管是特朗普的“美国至上”还是英国的脱欧,或者欧盟的“双反”,都无法阻挡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脚步。2017年,中国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潮,尤其是对于欧洲企业的并购,继2016年美的并购库卡之外,吉利收购戴姆勒汽车股份和沃尔沃股份、均胜电子收购日本高田等都引起了全球业内的高度关注,一年之中,中国企业在德国收购与汽车及其零部件相关的企业就有10起以上,创历史新高,不仅业内震动,德国政府也开始关注,审批更加审慎,媒体用中文喊“XING LAI”;美国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的美国媒体竟然指说“中国企业在搞技术领域的‘斩首’行动”,就是说中国企业专挑全球技术领先的企业进行收购,而且不问价格,背后是强大的国有资本。

因此,2018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标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可能都会遇到比以前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审批,这就需要进行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提前布局,注重策略,充分利用像中欧国际交易所这样的中国海外金融平台,更加精巧的进行并购和扩张,而不是像购物大妈那样的“不问价格,只管扫货”。

 

第三关:资本关。

资本,无论是对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是一样的,在国家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企业IPO及定增审核与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局面下,对于不少国内公众公司在2018年直接融资可能相对更加困难,而国家对于债权融资渠道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的格局下,中小企业原先的“高利贷型”融资模式也将难以持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2018年可能达到顶峰。尽管,各类私募基金似乎数量增加,但是其资金来源的监管趋于严格的话,其募资的能力和速度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同时,经过2年多的变化,对于双创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早期创业项目获得融资的机会越来越小,一方面是私募基金和投资基金由于募资难而投资谨慎,另一方面,早期项目的夭折率太高也逐渐使得所谓风投公司更是望而却步。

如此下来,传统领域企业融资难不能得到缓解,新兴领域企业的融资的难度也会加大,这直接导致很多企业会在2018年出现资金困境。

 

以上三关,是中国企业在2018年必须正视而直面的问题,希望企业家朋友们早做战略、早做规划,打有准备之仗,祝各位企业家朋友2018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