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能否成为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
(2018-01-07 22:26:39)
标签:
周永亮博士商业模式儒道 |
分类: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
我们认为,价值主张是整个商业模式的灵魂。
价值主张的目的是提供让顾客满意甚至惊叹的价值体验。在这里,其实,我们有个困惑,我们有些企业满足的需求,可能是人性中的不良欲望,让消费者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可能会给消费者本身以及社会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
可是,我们怎样既能满足或激发人们的需求而又能避免人性中负能量的出现,从而激发人们在消费购买过程中的人性光辉呢?
我在写作《儒道方太》这本书的过程中,方太,这家厨电领域的龙头企业还是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因此,我在前面的博客里也分享了方太“因爱伟大”的价值观,也分享了茅忠群董事长“一切创新源于良知”的呼吁,方太是直接将儒道封为方太文化的核心。我在博客中还举了例子,为了吸油烟,还炒了成吨的辣椒。
最近,很多朋友来信,与我探讨方太的做法,有的是希望向方太学习的,有的是质疑方太的做法是否能够持续。有不少人对儒道,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能不能成为价值主张仍然深表怀疑。
其实,我觉得,答案已经有了
我们只要看下方太的成绩单就可以了
我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商界,用结果说了算是最权威的。
我们看方太,尽管在中国制造领域,她不如华为的块头大,但是百亿的年销售额还是让同行感到很难超越,而其在高端市场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还是让同行“绝望”。
在中国制造领域,不管你的规模比他大多少,还是比他小多少,你的同类产品敢与德国产品直接抗衡吗?方太产品的价格比同类的西门子都贵,但放在一起,卖的比西门子还好;谁敢把日本制造甩下几条街?在方太存在的这个领域,找不到日本制造的影子;谁能够让美国制造在她的产品面前看起来粗大笨?我们的手机再牛,你的价格也超不过苹果,你的电饭煲再牛,你还得喊“我们中国也能制造”而已。
但是,在厨电这个领域,方太敢对德国、日本、美国的产品说“你们的产品太LOW,不灵”。
那,这样的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了的?
我觉得,这与方太独特的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
方太有几个独特的口号:
一个是“不做500强,要做500年”;
另一个是“一切创新源于良知”。
这两句口号都是董事长茅忠群提出来的。而这两口号都源于茅忠群为方太确立的愿景: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坦率地说,在当今的中国企业里,几乎很少有企业家敢说“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倒不是说,我们的企业家缺乏雄心壮志,而是“伟大”这个词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
何谓“伟大”?
是不是活过100年或500年的企业就是伟大?还是规模最大、影响力较大的企业?
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当我研究了茅忠群说的“伟大”时,心中有了一种敬畏感,他认为:
伟大的企业导人向善。
不过,我还是有些疑惑,企业毕竟是一家商业组织,不是一家教育机构,如何导人向善呢?
茅忠群认为,企业家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他说:
“优秀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的区别就在于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甚至刺激欲望,而伟大的企业则是创造需求,导人向善,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伟大企业产品不仅让用户动心,不会让用户躁动不安,会让用户觉得放心、省心、舒心,乃至安心”。
说来容易,做来难。
方太究竟做的如何?是不是真的把这样的儒道价值观变成了让客户感知的价值主张?
其实,很简单,说一千道一万,产品是关键。有很多说是天花乱坠的企业,最后都被顾客抛弃。
其实,除了方太之外,不少优秀的中国企业,其价值主张也是源于儒道。
比如全球电脑的知名企业之一宏碁,其产品的价值主张也是儒道的底色:
“利他,最好的利己”。
这是创始人施振荣老先生提出的。
他认为,在上个世纪主流的西方价值观在商界已经发挥到极致,以消费刺激成长的冲击下,西方国家已经繁荣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地球资源的浪费、生态的破坏以及贫富分化的差距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这种困境恰恰是西方霸道价值观所无法自行解决的,只有儒家的王道文化才能解决,通过“内力外王”的价值观,实现企业的“创造价值、利益平衡、永续经营”,没有内力,企业无法发展,缺少王道思想,内力可能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欲望和占有。
我觉得,施先生的这样的王道思想恰恰是不少企业缺乏的,也是不少失败的中国企业的内伤,而恰恰也是成功的中国企业的价值观底色。
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中体现的明显,比如一家知名的中国企业在德国并购一家知名德国企业的时候,因为气势汹汹,缺少策略,不仅引起了德方董事会的强烈抵触,而且引起了德国商界乃至德国政府及社会舆论的反弹,同时也让德国政府介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即使并购成功了,你能经营下去吗?而另一家国内的知名上市公司也并购了一家德国的业内冠军企业,两家相处的很好,董事会内部很和谐,当地政府以及商界也对这家中国企业很友好。其实,这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王道思维的体现吗?
利他,才是利己;利益平衡,才能永续经营。
我期望,无论是在国内经营的企业还是准备到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要真正的学习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体会儒道思想,而不仅仅是参加各类国学班,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修炼,当然更不是什么女德班那样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