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专车换水了!嗯,我尝试了一下比以前的感觉好了很多!
我是滴滴专车的忠实客户,金卡客户。确实,让我这样的人士方便了许多,尽管我自己有车,但因自己没有驾驶本,有司机,有时候考虑到还是让司机休息,就自己打滴滴了,尤其是周六周日加班或者限行日,以前还要等车就太麻烦了。
客观的说,滴滴的整个体验还是不错的,司机的态度很礼貌、车里很干净整洁、司机到达的准确率比较高,价格也为算比较公道。但就是有一点美中不足,常常让我有点心烦,就是滴滴专车配置的饮用瓶装水。
要说,滴滴配置的饮用水,挺为顾客着想的,而且还算是高端的牌子,瓶子的瓶颈细而长,挺有特点,不过,当我拧开瓶盖的时候,尴尬的一幕发生了,里面的水溢出来,搞了我一身,这还要见客人呢?咋办?司机看了以后也很尴尬:
“抱歉。先生,以前有顾客也是如此,我们已经向公司提建议了”。
哦,闹半天,其他顾客也有这尴尬,不是我自己笨,确实是这瓶子有问题。而且,这个瓶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喝水的时候,嘴唇不太舒服,因为瓶口不太平滑。我就想,这家饮用水公司挺逗的,你们设计完了就不喝喝试试,那么长个瓶颈本来就不方便喝,水又那么满,稍微少装一点水,成本又低,顾客的麻烦又少。
你看,本来是增强体验感的服务设计,成了顾客吐槽的目标!
这一点,学学脉动的瓶口设计就可以了。
谈到这类体验,我还有一个至今一直徘徊在我脑海中的产品,同仁堂的清热感冒冲剂。这几乎是每一个北京人感冒初期的首选,因为管用。
但是,这里我不由得还得吐下槽,就是这个很管用的冲剂,当你打算撕开包装袋的时候,常常很费劲也撕不开,只能用剪刀。有人说,你这是笨,你得找到它那个剪口的地方,一撕就OK。天哪,难道连这点常识,我都没有?关键是,我常常在这种冲剂的包装袋里,竟然找不到提醒你撕开的那个小口。
同仁堂,大品牌,国宝级,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吧!
如果,同仁堂的伙伴们看了我今天的吐槽后,其实可以看下雀巢咖啡的速溶咖啡。你看看,撕起来是多么的舒服和方便。
多简单的事情,但我们有些所谓的大公司就是看不到。
不过,讲到这里,我还想起来一件必须要说的体验,因为它确实有意思。
出于工作需要,我做过很多航空公司的航班,但是今天我要说说海航,海航的服务确实不错。空姐的服务、机舱的装饰、餐食都还是不错的,更有特色的是什么?是海航为每位顾客还配备了一个IPAD!
我一开始在飞机上看到IPAD很兴奋,觉得海航真的很贴心,拿起来一看,心马上凉了一大截,太脏了,那个屏幕划得都看不清了,我就问空姐能不能换一个干净的,她说:先生,无法换,每个都差不大,你看看旁边的如何?好在那个航班乘客不多,我就找了好几个,结果,都是脏兮兮的,屏幕也划得不像样子了,。
哎!有,胜于无吧,其他航空公司还没有呢!
我要了湿纸巾擦擦就打开,结果,怎么摁,也打不开,一问空姐,说,飞机起飞飞平稳后才能用,我从南京到银川,一共也就2小时左右,起飞后飞平稳了,就得花上30分钟,还差30分钟落地做落地提醒的时候就需要关上,2小时基本就用1小时。这一部电影刚上瘾就不能看了。
结果,这一路有些不开心。
心想,这还不如没有呢。本来,有IPAD是亮点,可是由于只是有了,根本没想顾客使用的真实体验。
我就想,我们的很多企业的服务特征就是硬件一天比一天好,但是软件却依然如故。
今天,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有形的产品还是服务,都讲究体验。严格来讲,咱们刚才讲的案例也都注重体验,滴滴给专车顾客配备了高端的饮用水,同仁堂的感冒冲剂也有提醒你撕开的小口,海航更是别出心裁的提供IPAD。可是,这些体验的提供物为什么让人吐槽呢?
因为他们违背了服务体验的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1:体验首先来自于第一接触的心里舒服感。
体验,首先是心里的体验,心里的体验,第一接触最重要,第一印象是意识,第一接触是体验,比如你对一个陌生人的认识不是来自他的微笑,而是握手,一握手,你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感,跟你轻轻的沾一下,他说跟你很亲近,你相信吗?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推出IPHOEO前,乔布斯坚持对机壳进行盲测,就是找了几百个各种各样的机壳,乔布斯和关键人员蒙上眼睛,用手去感触,直到摸到一款:
哇,真舒服!像青春的皮肤。
就是它了!
于是人们有了让热爱不释手的果1。
饮用水,水进口那一刻就是第一触感;
喝颗粒,要撕开包装袋的那一刻是第一触感;
我们喝各类胶囊,胶囊拿在手中,放到嘴唇那一刻,都是第一触感。我在吃深海鱼油胶囊的时候,发现,国内的很多鱼油胶囊又硬,颜色也难看,拿在手里不舒服,喝在嘴里也不舒服,当你手里拿着一颗金黄透明的胶囊时候什么感觉,当滑滑的胶囊到了你嘴里什么感觉!
原则2:体验就是行为的便捷。
体验,体验,还是身体的验证嘛。所以,行为是体验的正主,提升体验就一定要顾客感到行为的便捷,便捷了,体验就成功了一半,比如就餐,上厕所方便,就是体验好的一种,比如海底捞;喝袋装的药,包装袋容易撕开就是体验好;瓶装水,容易打开瓶盖且不漏水就是便捷;你提供了IPAD,让顾客容易用,就是便捷。
原则3:体验要有过程的完整感。
体验中,最犯忌讳的是虎头蛇尾!本来前面体验很好,后来因为几个关键细节未处理好,反而成了吐槽点,如海航的这个IPAD,还有滴滴专车的饮用水,还有联想的电脑,你购买的时候,热情而细致,一旦出现问题,进行维修,那就让你头疼不已,当然,比较严重的房地产了,购买的时候,售楼小姐又漂亮,嘴又甜,说尽好话,体验像上帝,买房了以后,有一点点问题就开始推三阻四。这一点,我觉得以前的海底捞还是值得学习的,从你进门口到你离开,全程都很关注体验。我们的很多服务,不缺闪光点,而持续的人性化关怀。
与客户建立关系的深度取决于顾客的体验深度。我们总是说提升顾客粘性。这种粘性不是几句好话、几个较低就能建立起来的,也是取决于体验的深度,体验有了深度,粘性是自然的。
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