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商业模式周永亮博士科大讯飞 |
分类: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
如果大家翻看我的博客以及《画出你的商业模式》相关课程里,就会发现,我在去年11月份就谈论乐视的商业模式有致命缺陷,就是关键价值链的缺失,并提醒大家这是挺危险的一件事。文章发表后,有的网友还说我不懂,说我看不透乐视创始人的胸怀和战略。
如果里面还有啥不见光的事情,我肯定是看不懂的,因为咱不是阴谋论专家。
这家公司就是科大讯飞(002230.SZ)。
最近,是不是很火?
自今年5月份以来,这家来自合肥的上市公司一路狂飙突进。8月28日,科大讯飞股价冲高跳水,跌幅达6%。两日内市值蒸发近80亿元。几天之后,资本市场又掉头追涨,9月1日起,连续三日冲高。截至9月15日收盘,股价53.00元,市值约为736亿元。
过去两个月,科大讯飞股价上涨116.5%,市值一度逼近千亿元。自2008年上市,该公司市值增长超过23倍。
围绕股价涨跌的是市场对该公司前景迥然不同的看法,看空者认为科大讯飞主营业务乏力利润不可持续,是一家风险巨大的“股市上的大公司,财报上的小公司”;看多者认为,科大讯飞正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起跑早积累深,语音人工智能技术无人能及,前途不可限量。
随着移动端语音处理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对语音技术有需求的大型公司都试图用自己的语音技术支撑自己的产品,这让科大讯飞这类第三方技术输出平台处境尴尬,多年运行的商业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作为对策,科大讯飞从两年前开始布局直接面向消费者的C端业务,这令它成为了BAT的对手,而在C端市场,科大讯飞无论资源还是经验都远逊对方。更令人忧虑的是,新技术不断更迭,得益于深度神经网络及云计算,这些对手大有包抄之势。技术已不再是科大讯飞赢得竞争的优势。
压力之下,科大讯飞加紧了外延扩张步伐,近年来并购不断,可效率低下、业务混杂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业务触角甚至延伸到了造纸、旅行社等领域,多家公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公司主营业务造血乏力,不得不在资本市场频频募资补血。
以核心技术起家的科大讯飞将大量精力用在投资并购上。2013年,出资4.8亿收购启明科技100%股权;2014年,出资2.16亿收购上海瑞元100%股权;2015年,出资1500万收购启明玩具60%股权,同时出资3720万元收购安徽信投18.6%的股权。
科大讯飞合计投资了超50家企业,包括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讯飞爱途旅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黄山爱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安徽讯飞优选机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伴随着持续并购,科大讯飞规模实现快速膨胀。
2008年科大讯飞上市时,其营收仅为2.58亿元,2016年营收达到33.21亿元;2008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仅为5.97亿元,截截2016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04亿元。
2015年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2982人,2016年在职员工数量合计5940人。一年内员工数量翻了一倍。
规模快速扩张、净利润遭遇“腰斩”。据2017年中报,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降低60.09%。
伴随着净利润增速下滑,科大讯飞现金流不断萎缩。
希望科大讯飞不要成为第二个乐视。
为此,
我的建议一,不管你的规模有多大,永远都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方向,您在为谁提供服务?如果这个问题模糊了,你一定是出了问题了,您不管是怎样的资本大佬,都不能忘记了谁是客户以及用户。
我的建议二,不管你走多远,永远都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是你究竟靠什么起家的,您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市值永远只是一个看起来好看的花朵,真正给你持续创造价值的是你搞定关键能力,就是花朵之根。
第三,提醒CEO和董事会,一家以技术为前提的公司,永远不能把资本运作当成自己的主营业务,你们不是资本运营专家,如果你们真的认为自己是,那这个公司就危险了,忽视了专业基础的经营团队是一个能够赚到钱但价值创造很低的团队。
第四,对于一家核心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企业,并购永远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永远是为核心服务的,如
在商界、资本市场,没有传奇,只有常识。如果不信,我们就走着瞧。

加载中…